[实用新型]除湿微波联合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23024.8 | 申请日: | 2015-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彭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福明 |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8;F26B23/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微波 联合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联合采用除湿干燥和微波干燥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干燥利用微波辐射能进行物料的介质整体加热,干燥速度快、效率高、能耗低,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我国常压微波干燥技术装备在化工、轻工、医疗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化工和医疗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但微波干燥均匀性差,容易过热出现物料边缘或尖角部分焦化,产品表面硬化和内部糊化等现象,导致产品品质裂变加剧,成品率低,微波干燥的成品率往往不足65%。因此,采用微波干燥与其它干燥相结合的联合干燥是干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弱化单一干燥方式的技术缺陷,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为此,改善微波高效联合干燥的均匀性,研发高效节能、快速均匀、高品质、高成品率的微波新型联合干燥技术与装备,是当前果蔬等农产品干燥工业化生产应用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微波联合干燥装置,实现微波干燥与除湿相结合,达到高效节能、快速均匀、高品质、高成品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除湿微波联合干燥装置,其包括有:
一微波干燥设备,微波干燥设备具有干燥室、微波发生器及连通干燥室的入风口和出风口;
一热泵除湿机组,包括有转轮,转轮上设有再生区和处理区,再生区连接再生系统,而处理区连接干燥系统;其中,所述干燥系统至少包括有第一蒸发器及第一冷凝器,干燥系统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微波干燥设备的干燥室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干燥室的出风口输出的风经过第一蒸发器、转轮处理区及第一冷凝器后再从入风口进入干燥室;
所述再生系统至少包括有第二冷凝器、再生加热器及第二蒸发器,大气依次经过第二冷凝器、再生加热器、转轮的再生区及第二蒸发器后送出新风。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置在干燥室的出风口与第一蒸发器之间。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再生系统还包括有高压电场,转轮的再生区置于高压电场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在于:热泵高效除湿与微波干燥的快速高效进行优势组合,达到高效节能、快速均匀、高品质、高成品率干燥的功效。热泵除湿机组的转轮干燥风出口连接有第一冷凝器,可以调节干燥风的温度,用于生产,提高生产率及生产质量。转轮入风口连接有热交换器、第一蒸发器,对潮湿空气进行换热、分离水分及调节蒸汽浓度等,再进入转轮除湿,进一步提升转轮除湿功效。转轮的再生区上设有第二冷凝器、再生加热器、高压电场及第二蒸发器,转轮的再生区置于高压电场中,大气依次经过第二冷凝器、再生加热器、转轮的再生区及第二蒸发器后送出新风,该结构使转轮的再生区置于高压电场中,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加,转轮内部的自由水向表面移动速率加快,使内部水分快速渗到转轮表面,遇到热空气就从吸附介质中分离出来,达到快速、高效的除去转轮的水份,恢复转轮的干燥处理功能,获得稳定的除湿性能;缩短了干燥时间,降低了干燥能耗,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除湿微波联合干燥装置,其包括有一微波干燥设备1及一热泵除湿机组,微波干燥设备1具有干燥室11、微波发生器12及连通干燥室11的入风口13和出风口14;微波发生器12发出微波辐射到干燥室11中,干燥室11内可增加物料转动结构或移动结构等,以促进物料最大限度地吸收微波能,实现微波高效干燥的均匀性。热泵除湿机组包括有转轮2,转轮2上设有再生区和处理区,再生区连接再生系统,而处理区连接干燥系统;其中,所述干燥系统至少包括有第一蒸发器4及第一冷凝器5,干燥系统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微波干燥设备1的干燥室11的入风口13和出风口14,干燥室11的出风口14输出的风经过第一蒸发器4、转轮2处理区及第一冷凝器5后再从入风口13进入干燥室11;所述再生系统至少包括有第二冷凝器6、再生加热器7及第二蒸发器8,大气依次经过第二冷凝器6、再生加热器7、转轮2的再生区及第二蒸发器8后送出新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福明,未经彭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3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