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硫渣脱出水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1251.7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6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骞 |
主分类号: | B01D53/73 | 分类号: | B01D53/73;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吕艳芹 |
地址: | 26105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脱出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渣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脱硫渣脱出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烟气脱硫治理工程中,80%的工艺都是采用湿法脱硫,其核心设备是脱硫塔装置,湿法脱硫的烟气治理工程中,二氧化硫有害物质的脱除需要用脱硫浆液,脱硫浆液经脱硫泵输送通过管道进入脱硫塔内的喷淋层,喷淋的脱硫浆液与烟气相遇,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脱硫渣,脱硫渣要进行压滤脱水处理,脱水后形成泥饼进一步处理。因为脱硫渣脱水处理时压滤出来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如果将排出的废水经地沟外排到厂区排水管网,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浪费水源,增加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脱硫渣压滤处理时脱除的废水回收利用的脱硫渣脱出水回收利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脱硫渣脱出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两个集水槽和一个接水盘,两个所述集水槽对应设于压滤机的出水嘴下方,所述接水盘的两端部分别承托在两个所述集水槽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所述接水盘的一端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集水槽的内腔上方。
优选的,所述接水盘为碳钢材料的接水盘。
优选的,两个所述集水槽之间设有用于承托所述接水盘的基座。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外侧设有高度与所述集水槽的高度一致的导轨或者滑台。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脱硫渣脱出水回收利用装置在使用时,脱硫渣在压滤机内压滤出的废水,大部分经过压滤机两端的出水嘴分别流入两端的集水槽中,压滤机的虑板滴落的脱出废水落入接水盘中累积,接水盘中累积的脱出废水从接水盘的溢流口流入一个集水槽中收集。集水槽中收集的脱出废水经过管道回流进入脱硫浆液循环水池再次利用,使脱硫过程中水系统形成闭路系统,反复循环利用,节约了水源,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集水槽外侧设有高度与所述集水槽的高度一致的导轨或者滑台。当压滤机需要进行清泥的时候,人工拉动或者推动接水盘将接水盘移动至导轨或者滑台上,方便对压滤机进行清泥、以及防止清除的污泥落入接水盘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硫渣脱出水回收利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滤机;11、出水嘴;2、集水槽;3、接水盘;31、溢流口;4、基座;5、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的脱硫渣脱出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两个集水槽2和一个接水盘3,两个集水槽2对应设于压滤机1的出水嘴11下方,接水盘3的两端部分别承托在两个集水槽2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接水盘3的一端部设有溢流口31,溢流口31对应设置于一个集水槽2的内腔上方。本实施例的脱硫渣脱出水回收利用装置在使用时,脱硫渣在压滤机1内压滤出的废水,大部分经过压滤机1两端的出水嘴11分别流入两端的集水槽2中,压滤机1的虑板滴落的脱出废水落入接水盘3中累积,接水盘3中累积的脱出废水从接水盘3的溢流口31流入一个集水槽2中收集。集水槽2中收集的脱出废水经过管道回流进入脱硫浆液循环水池再次利用,使脱硫过程中水系统形成闭路系统,反复循环利用,节约了水源,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脱硫渣在压滤机1内脱出的水接近中性,接水盘3采用碳钢材料制作即可。
本实施例中,两个集水槽2之间设有用于承托接水盘的基座4,集水槽2外侧设有高度与集水槽2的高度一致的导轨5,当然也可以设置滑台来代替导轨。当压滤机1需要进行清泥的时候,人工拉动或者推动接水盘3将接水盘移动至导轨5或者滑台上,方便对压滤机1进行清泥、以及防止清除的污泥落入接水盘3中。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骞,未经王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1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网检修用电源
- 下一篇:一种集散式锂电池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