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袋组合式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6390.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陈文臣;魏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信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521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控制的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袋组合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各种大气污染物急剧增加。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大气环境问题,现在在我国集中涌现。大气中漂浮的微细颗粒物是全国范围内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目前,常规的除尘技术难以有效地控制粒径为0.1~0.2pm的一次细粒子和通过气粒转化而成的二次细粒子。这些细粒子通过对可见光的散射与吸收而降低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从而降低能见度。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细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有时能成为多种污染物的集合体,是导致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PM2.5污染已成为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相继研究和开发出PM2.5的检测设备、测试系统和控制技术。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府和环保企业的推动下,也做了相应的基础工作,在控制技术方面,一方面严格除尘设备的排放标准,一方面寻找或开发新的技术途径。最近国家环保部已收严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并将PM2.5纳入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之中。
排放浓度大幅度削减是有效控制大气颗粒物复合污染的基础,在微细颗粒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的情况下,对原有的高效除尘器能否有效控制PM2.5提出挑战,必须以新的思路寻找相关控制技术的开发和推动实践。
常规的高效除尘设备如电除尘器和袋除尘器,对于粒径为0.1~0.2pm的细粒子不能有效捕集。电除尘器对大于10pm的颗粒除尘效率非常高,但是当颗粒物直径小于2pm时,除尘效率显著下降,收尘效率将会低于90%,在极端情况下,效率还会降到50%以下,从电除尘器排放出来数量最多的就是0.2~2pm的细颗粒。袋除尘器也是这样,不论其效率多高,排放的颗粒物大部分都小于2.5pm。因此在没有新的高效收集PM2.5的技术情况下,要减少PM2.5的排放,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是建立在进一步提高现有除尘器效率并相应减少微细颗粒的排放的基础之上而言的)。由于微细颗粒荷电困难、穿透力强,尤其是高温燃烧、冶炼过程中,以硫或氮的氧化物出现的PM2.5及金属汽化、冷凝形成的粒子,用现有的高效除尘器很难将其收集。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电袋除尘器,实际上前面是电除尘,后面是袋除尘,两者串联在一起,相当于两级除尘,烟尘先通过电除尘将80%左右的粉尘收集后,剩余的粉尘再进入袋压净化,由于粉尘浓度大幅度,削减滤袋阻力将会有所减小,清灰时间也会加长,但荷电粉尘的积极因素没有体现出来。
另外,在上世界末,美国开发过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称为max9,相当于4条滤袋中间设置一根电晕线,小型试验取得很理想的结果,但工业化、大型化尚存在若干问题,至今未见新的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袋组合式除尘器,将电场单元与滤袋单元置于同一空间内,电场与滤袋相错排列,相互融合为一整体,充分展现两者的优势,其结果大幅度提高除尘效率,滤袋过滤风速显著提高,阻力减少,是性价比高的一种组合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袋组合式除尘器,包括一个封闭的外壳、若干个位于外壳内交替排列的滤袋组和电场组,和固定在滤袋组和电场组顶端的花板;
所述滤袋组之间相互平行,每个滤袋组至少包括一排滤袋,在位于滤袋组端部且电袋组合式除尘器入口处设有挡板;
所述电场组由与滤袋组平行布置的两排槽形板和一排电晕线组成,所述电晕线位于两排槽形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滤袋组部分还包括脉冲清灰装置,设置方式是:所述花板上面设有喷吹管。此设置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优选的,所述电场组部分还包括振打清灰装置,设置方式是:每个槽形板底端固定在冲击杆上,冲击杆端部设有振打砧,定期接受冲击振打。此设置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优选的,每个滤袋组包括一排或两排滤袋。
优选的,所述滤袋的长度为不大于8m,直径为130~165mm。
优选的,所述滤袋组中相邻滤袋间距离为30~50mm。
优选的,同一个电场组中的两排槽形板(同极矩)之间的距离为300~400mm。
优选的,所述槽形板的凹面对着滤袋并与滤袋外侧保持50mm~60mm的距离。所述槽形板宽120~180mm,厚度为20mm,槽形板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135~150°,确保在槽形板正反两面都能高效收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信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信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6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除沫器的填料吸收塔
- 下一篇:建筑垃圾破碎装置中的气体分离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