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8228.4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吕立平;谷君;王立永;竺懋渝;袁清芳;刘漫雨;许冲冲;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李志刚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用 源自 投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电网中,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主要包括10kV和0.4kV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在正常情况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中母联处于分位,两段母线单独供电。当某一电源发生故障时,通过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投入母联,带出该段母线负荷。检修过程中为了避免造成用户短时停电,需要进行合环操作,即先合联络再断进线开关。合环操作是指两路进线电源均带电时合上母联,此时处于合环运行状态。母联处于合位后,再断开某一进线电源,从而改变运行方式,以满足检修工作要求。
但是,在10kV电网中,将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和合环保护装置为两个独立装置来实现备用电源自投与合环保护的功能;在0.4kV电网中,目前广泛采用低压可编程控制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来实现备用电源自投与合环保护的功能,但其未按照主网继电保护要求设计,如不能满足电磁兼容、测控功能、无压判断等方面的要求。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未按照主网继电保护要求设计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未按照主网继电保护要求设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
该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备用电源自投回路,其中,备用电源自投回路中包括:第一断路器,设置在第一主进线上;第二断路器,设置在第二主进线上;以及第三断路器,设置在母线上。
进一步地,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还包括:自投单元,设置在母线上,用于对备用电源自投回路中母线分段开关自投。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备用电源自投回路包括第一备用电源自投回路和第二备用电源自投回路,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中还包括:电压互感器,其中,电压互感器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备用电源自投回路,电压互感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备用电源自投回路。
进一步地,母线包括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第一备用电源自投回路设置在第一母线上,第二备用电源自投回路设置在第二母线上。
进一步地,第二备用电源自投回路的个数大于第一备用电源自投回路的个数。
进一步地,电压互感器包括:第一电压互感器,其中,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备用电源自投回路的第一主进线,第一电压互感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备用电源自投回路的第二主进线;第二电压互感器,其中,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备用电源自投回路的第二主进线,第二电压互感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备用电源自投回路的第一主进线。
进一步地,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为具有带低压闭锁的过流加速和零序加速保护的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工作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自投自复模式、自动手复模式、合环模式。
通过本实用新型,按照主网继电保护要求将备用电源自投功能和合环保护功能集成于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未按照主网继电保护要求设计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简化结构,避免用户短时停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的电路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备用电源自投保护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8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容量泵
- 下一篇:槽式太阳能光热与天然气联合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