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制革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2268.8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汤伟;张怡真;于东伟;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5/00;D06N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制革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革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制革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PU合成革湿法生产工艺流程是将基材一次经过浸渍、刮涂、凝固、水洗,然后使用热风烘干得到成品。其中,干燥的目的是通过干燥调整基布形态结构使基布定型的同时去除基布中的水分。干燥所用装置为烘箱,所用热源为导热油加热冷空气形成的热风,热风通过热风循环系统对烘箱内湿基布进行吹风干燥。直接使用吹热风干燥使得基布表面以凹凸不平,表面质量差。同时使用的导热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安全性差;使用寿命短,运行成本高;导热油热量回收率小,能耗大。因此,在基布表面质量、节能降耗和安全性问题上,用导热油加热冷空气且只采用烘箱对基布进行吹热风干燥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湿法制革干燥装置,采用该加干燥装置,将蒸汽代替导热油,并通过热风干燥与烘缸干燥相结合的干燥方式,在满足基布干燥条件的同时,改善基布表面质量,且弥补了导热油加热的安全性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烘箱和若干烘缸组成的烘缸组,烘缸组下游连接烘箱,烘缸的一端连接蒸汽管道,另一端连接冷凝管道,烘箱分为中温段和高温段,高温段设置在中温段的下游,中温段和高温段的烘箱外分别设置有中温换热器和高温换热器,中温换热器和高温换热器管程的一端均连接蒸汽管道,另一端均连接冷凝水管,中温换热器和高温换热器壳程的一端均连接冷空气管,另一端均连接热风管道,中温换热器的热风管道通过风机通入烘箱的中温段,高温换热器的热风管道通过风机通入烘箱的高温段。
所述高温换热器、中温换热器和烘缸组均通过阀门连接蒸汽管道,高温换热器的冷凝水管通过第一疏水阀接入第一闪蒸罐内,第一闪蒸罐的蒸汽出口连接中温换热器管程的一端,中温换热器的冷凝水管通过第二疏水阀接入第二闪蒸罐内,第二闪蒸罐的蒸汽出口通过热泵提升压力后通入烘缸,热泵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蒸汽管道,所有烘缸的冷凝管道通过孔板接入冷凝水罐,第一闪蒸罐的冷凝水通过第二闪蒸罐接入冷凝水罐。
所述冷凝水罐的蒸汽接入水利喷射器的一个输入端,水力喷射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入通过冷水泵输送的冷水,冷凝水罐通过冷凝水泵输出冷凝水。
所述第一闪蒸罐和第二闪蒸罐间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闪蒸罐和冷凝水罐间设置有第二阀门,冷凝水罐与冷凝水泵间设置有第三阀门。
所述高温换热器和中温换热器均为翅片管换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烘缸干燥与热风干燥相结合的干燥方式,逐步提高烘干温度,使得基布通过烘缸进行热压熨平,再通过中温段和高温段逐步烘干,从而能够提高基布表面质量,同时蒸汽代替了原有的导热油加热冷空气,既避免导热油安全性问题,又减少了能耗。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蒸汽冷凝的冷凝水进行闪蒸回用,从而提高热能回用率,实现节能降耗。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水力喷射器可调节烘缸两端的压差,防止烘缸内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段供汽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2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利用率高的烘干机
- 下一篇:电源外置式的可旋转LED双面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