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2032.4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2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超;刘佩;侯浩录;蔡雨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起降 载运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行器,涉及一种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日新月异,飞行器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一般来说,现有的飞行器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直升机,而另一类是固定翼。通常固定翼飞机速度要高于旋翼机,载重性能相比直升机而言要高一些,但是对起降场地要求比较高;而直升机对起降场地要求较低,但是载重性能没有固定翼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解决了现有飞行器存在的飞行速度慢及载重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由飞行器本体和遥控信号发射器组成;飞行器本体,包括有主机身翼板,主机身翼板相对的两侧边上各套接有一个机身翼板组件,两个机身翼板组件之间的主机身翼板上分别设置有载物舱、供电电源、飞行速度调节单元及信号接收机;主机身翼板的前部设置有两个电机,每个电机通过驱动轴连接一个螺旋桨,主机身翼板的尾部连接有两组舵面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机身翼板组由两个机身翼板活动连接组成;一个机身翼板位于主机身翼板的上表面,另一个机身翼板位于主机身翼板的下表面。
载物舱贯穿主机身翼板;载物舱呈立方体状;
两个电机以主机身翼板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使整个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
两组舵面组件以主机身翼板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使整个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舵面组件由两个舵面组成,一个舵面位于主机身翼板的上表面,另一个舵面位于主机身翼板的下表面,每个舵面都连接有一个舵机。
主机身翼板呈等腰梯形。
飞行速度调节单元由两个电子调速器组成,两个电子调速器对称的设置于供电电源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电子调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供电电源连接。
供电电源采用的是内置式电池。
电子调速器采用的是航模无刷电子调速器。
信号接收机与遥控信号发射器通过信号相接。
遥控信号发射器上设置有信号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将两个电机分别固定于主机身翼板的前部且与机身翼板连为一体,在制作时安装方便,可靠性高,易于观察电机是否正常运转;
(2)本实用新型的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采用的是垂直起降的方式,该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对起飞降落场地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的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采用双电机双螺旋桨,这样能有效增强飞机的速度与载重性能;
(4)本实用新型的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以固定翼方式飞行,保证了飞行的速度与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内遥控信号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中主机身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中载物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旋桨,2.电机,3.电子调速器,4.信号接收机,5.供电电源,6.主机身翼板,7.机身翼板,8.载物舱,9.舵面,10.舵机,11.遥控信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双桨垂直起降载运飞行器,其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由飞行器本体和遥控信号发射器11组成;飞行器本体,包括有主机身翼板6,如图3所示,主机身翼板6相对的两侧边上各套接有一个机身翼板组件,两个机身翼板组件之间的主机身翼板6上分别设置有载物舱8、供电电源5、飞行速度调节单元及信号接收机4;主机身翼板6的前部设置有两个电机2,每个电机2通过驱动轴连接一个螺旋桨1,主机身翼板6的尾部连接有两组舵面组件。
其中,两个电机2以主机身翼板6的中轴线(主机身翼板6的长向)为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使得整个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
机身翼板组件由两个机身翼板7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组成;一个机身翼板7位于主机身翼板6的上表面,另一个机身翼板7位于主机身翼板6的下表面。
两组舵面组件以主机身翼板6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使得整个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2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生产保护装置
- 下一篇:旋挖钻机动力头缓冲补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