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割稳定的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1775.6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2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荣;李荣海;朱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丹霞农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A01D65/02;A01D43/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割 稳定 小型 甘蔗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收割稳定的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甘蔗种植区的甘蔗收获工作基本上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国内现有的甘蔗收割机结构庞大,造价昂贵,蔗民难以接受。而且在性能方面,目前的收割机在进行收割机后的蔗根都存在较高的破头率,影响来年的出芽率,收割过程中经常出现堵塞和卡死,断蔗严重,造成浪费比较大,并且蔗叶分离不干净,不能适应不同购机群体和不同地理条件的地区使用的需要,申请人于2012.09.27申请了一项专利名称为一种多功能甘蔗联合收割机申请号为2012204983111的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无法有效收集甘蔗,因为最前端的扶蔗装置无法有效把握甘蔗的尺寸从而导致收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达到控制扶蔗装置收拢或展开的目的,集扶持、切割、除杂、剥叶等功能于一机,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和工作效率高的收割稳定的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割稳定的小型甘蔗联合收割机,它包括扶蔗装置、割台总成、行走机构、输送装置、剥叶机构和发动机,所述的扶蔗装置设置在割台总成的前方,扶蔗装置通过连接在其后端的连接架与行走机构上的机架以轴接的方式活动相连,而左右两侧的连接架又分别连接有液压油缸,从而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进行左右摆动,同时在扶蔗装置左右两部分顶部设有两块对称向内侧凸起的磁铁连接块,能够在扶蔗装置收拢时贴合在一起避免甘蔗向后脱落,割台总成通过液压升降机构与行走机构的操纵驾驶台联接,操纵驾驶台的下方设有前轮总成,前轮总成与输送装置的前输送辊联接,前输送辊的后面是剥叶机构,剥叶机构的另一端与输送装置的中输送辊联接,发动机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中输送辊的上方,行走机构的后轮总成设置在中输送辊后方和发动机的下方,行走机构的后轮总成后方、输送装置的中输送辊和发动机的后方设置有输送装置的后输送辊。
所述的割台总成由切割机构、割台架和除杂机构组成,以割台架为安装支点,除杂机构安装在割台架的中部,在除杂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切割机构。
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车架、前轮总成、后轮总成、操纵系统和操纵驾驶台。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前输送辊、中输送辊、后输送辊,其中前输送辊的上方是行走机构的操纵驾驶台,前输送辊和中输送辊中间设置有剥叶机构,后输送辊设置在发动机的下方和后轮总成的后方。
所述的剥叶机构由上剥叶辊和下剥叶辊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扶持、切割、除杂、剥叶等功能于一机,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和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本机结构紧凑、拆装方便、维修容易;效益显著:本机消耗动力小,蔗根破头率低,甘蔗损伤少,剥叶干净,断尾效果好,含杂少,可见效益很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扶蔗装置,2-割台总成,3-行走机构,4-输送装置4,5-剥叶机构,6-发动机,7-切割机构,8-前输送辊,9-下剥叶辊,10-中输送辊,11-后输送辊,12-除杂机构,13-前轮总成,14-后轮总成,15-操纵驾驶台,16-上剥叶辊,17-连接架,18-机架,19-磁铁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丹霞农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丹霞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1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