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蓝牙模块的智能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1145.0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利;庄利昌;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三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尉金洪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蓝牙 模块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手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追踪运动又可作为蓝牙耳机的可实时充电的双蓝牙模块智能手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传统手环上添加运动追踪、存储、提醒等功能,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智能手机同步,用户通过手机APP查看数据,起到指导生活健康的作用,甚至通过将智能手环和蓝牙耳机合二为一,使其具有通话功能,手环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装饰品,而成为一种移动终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目前市场上具有蓝牙耳机通话功能的智能手环,数据的采集上传与通话等功能,功耗较高,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手环可以提供良好的功耗解决方案。
另外,目前市面上智能手环充电通过智能主体或腕带上充电接口充电,要求必须有外部电源才能完成,当用户处于户外时,无法给智能手环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蓝牙模块的智能手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环,实现了以下目的:
1、两个蓝牙芯片间的交替功能,可以显著降低功耗,延长续航时间。无用户来电时,智能手环处于运动追踪状态,这时只有蓝牙芯片U1工作,用于处理时间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当有电话打入时,蓝牙芯片U1停止工作,同时蓝牙芯片U8开始工作,这时智能手环相当于一个蓝牙耳机,方便用户与他人的语音通话,通过两个蓝牙芯片间的交替工作,降低了手环的功耗,延长了续航时间,可将手环续航时间延长到15天,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续航时间的两倍。
2、功能多,集计步与睡眠监控功能、语音通话、音乐播放、显示、提醒和实时充电于一体,省电、智能、无线、便携。
3、提供一种休眠仓,使休眠仓具有移动电源特点,消费者可以通过USB接口和锂电池两种方法充电,方便实时充电。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蓝牙模块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连接的运动追踪模块和蓝牙耳机模块;
所述运动追踪模块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运动、睡眠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智能手机APP进行显示,或将时间数据与智能手机来电信息传送给显示屏显示,并对用户起到振动提醒作用;
所述蓝牙耳机模块用于完成语音通话功能,当无来电时,蓝牙耳机模块关闭,而当有电话打入,蓝牙耳机模块启动,用户按下接听键即可进行语音通话,当完成通话后蓝牙耳机模块关闭。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运动追踪模块包括电连接的蓝牙模块、显示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振动模块、传感器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蓝牙模块用来将传感器模块传来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可将当前数据传送给手机APP进行显示,接收实时时钟传来的数据,并将时间数据传送到显示模块显示,还接收手机APP传来的来电信息并传送到显示模块显示,同时发送振动提醒指令,提醒用户有电话打入;
所述显示模块为OLED显示屏,与蓝牙芯片U1电连接,用于将蓝牙模块处理后的信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让用户实时掌握时间和来电信息;
所述实时时钟模块(14)与蓝牙芯片U1电连接,外接32.768KHZ晶振,用于对年、月、日、时、分、秒进行准确的计时;
所述振动模块与蓝牙模块电连接,用于来电话时对用户振动提醒;
传感器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U5,重力传感器U5与蓝牙模块电连接,用于采集人体的运动和睡眠数据,并将相关数据传送到蓝牙模块进行处理,通过相关算法计算出用户步数、卡路里消耗和睡眠质量情况,手机APP可将这些数据直观显示给用户,以给用户运动和健康计划提供参考;
电源模块用于给蓝牙模块、显示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振动模块、传感器模块和蓝牙耳机模块供电。
所述蓝牙模块包括蓝牙芯片U1、晶体振荡器模块、天线模块、复位模块和电量检测模块;晶体振荡器模块用于给蓝牙芯片U1提供振荡频率,天线模块用于完成与智能手机间的无线通讯,蓝牙芯片U1的型号为NRF51822-CEAA-R;
所述晶体振荡器模块包括电容C5、电容C6和晶振X1,蓝牙芯片U1的A2脚经电容C6接地,蓝牙芯片U1的A3脚经电容C5接地,蓝牙芯片U1的A2和A3脚之间接晶振X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三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三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1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