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冲砂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8614.3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丽;范海港;杨琼;张磊;李敏;姚远;宋从雷;孙潾;皮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丽;范海港;杨琼;张磊;李敏;姚远;宋从雷;孙潾;皮银银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冲砂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冲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井冲砂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属于油井冲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井冲砂后,如果井内流液不能将出砂全部带至地面,井内砂子逐渐沉淀,砂柱增高,堵塞出油通道,增加流动阻力,使油井减产甚至停产,同时会损坏井下设备。
但现有的油井冲砂设备比较操作繁琐,价格昂贵,并不能对油井冲砂用水回收再利用,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客是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油井冲砂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利用多个过滤箱分级过滤和多个抽水泵,增加循环速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井冲砂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油井套管,在地面上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储水箱底端通过第一进水管道连接第一水泵,所述储水箱另一端连接出水管道且所述出水管道伸进油井管道底部,所述油井管道底部还设置绞龙装置且所述绞龙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油井管道内,所述绞龙装置通过第二进水管道连接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通过第二进水管道连接第二过滤箱,所述第二过滤箱通过第二水泵连接第三过滤箱,所述第三过滤箱通过第三进水管道连接储水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三缸泵且所述三缸泵电性连接第一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绞龙装置电性连接第二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底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固定装置顶部设有带有圆弧槽的托板,所述托板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分别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三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与管道连接处均设有过滤网,并所述第二过滤箱的过滤网孔小于第一过滤箱的过滤网孔;所述第一过滤箱内部设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与管道连接处设有除油器,并所述储油箱内部设有第四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和储油箱通过电磁阀连接管道,所述管道通过离心泵连接储存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三水泵。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较为实用;
2、通过三个过滤箱分级过滤漂浮物、砂砾和原油,过滤效果好,并通过多个水泵加速循环,减少工作时间;
3、通过多个水位感应器感应液体变化量,能够及时处理,防止堆积;
4、能够使水循环再利用,防止水资源浪费,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井冲砂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种油井冲砂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油井套管;2、储水箱;3、第一水位传感器;4、第一进水管道;5、第一水泵;6、出水管道;7、绞龙装置;8、固定架;9、第二进水管道;10、第一过滤箱;11、第二过滤箱;12、第二水泵;13、第三过滤箱;14、第三进水管道;15、固定装置;16、托板;17、支撑杆;18、底座;19、第二水位传感器;20、第三水位传感器;21、过滤网;22、储油箱;23、第四水位传感器;24、第三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丽;范海港;杨琼;张磊;李敏;姚远;宋从雷;孙潾;皮银银,未经郭丽;范海港;杨琼;张磊;李敏;姚远;宋从雷;孙潾;皮银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8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