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机器人的行进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8419.0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捷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B60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机器人 行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的行进机构,尤其是附着于小型客车车身的机器人的行进机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应用正在普及中。市场上,擦玻璃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已经随处可见;工厂中,搬运、组装机器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未来,小型客车车身上也将会出现机器人。因为,无论是擦车、外景拍摄,或者是车身时尚装饰等,都可能用到机器人。
检索中国专利信息,搜索标题“机器人”,发现有十多条,但均没有关于附着在车身上的机器人。搜索百度“车机器人”,发现有新闻报道,但都是落地式的“洗车机+传感器”。没有任何一款机器人是附着在车身的。
没有车身机器人,原因在于,汽车车身不平,难有附着点,移动起来更是不容易。
发明内容
为了让机器人附着于不平的小型客车车身并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机器人的行进机构,它以轮状强磁铁作为机器人吸附车身的轮子,通过减速电机驱动轮子转动,达到使机器人行进的目的。这种行进机构,利用了小型客车车身大部分是铁皮的特点、发挥了强磁铁的特性,不仅解决了机器人吸附车身和行进的问题,也使车身机器人在运行时不必为吸附车体而消耗电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机器人的行进机构,包括了固定架(1)和轮子(2),固定架(1)上安装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输出轴(9)嵌套连接轮子(2),轮子由轮胎(5)环绕轮毂(4)而成,其特征是:轮胎(5)不仅环绕轮毂(4),而且包裹了轮毂(4),轮毂(4)是以铷铁硼为材料的强磁铁(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身机器人受磁力吸附而附着在不平的车身上;由于轮子连接有减速电机,所以行进方向和路径可控制。行进时,机器人不需要为了吸附而消耗电力。这为机器人脱线移动和长时间运行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子正面剖视图和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俯视结构图。
图中1、固定架2、轮子3、减速电机4、轮毂5、轮胎6、强磁铁7、机器人外壳8、从动轮9、减速电机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本实用新型的轮子正面剖视图和侧视图。左图为正面剖视图,轮胎(5)不仅环绕轮毂(4),而且包裹了轮毂(4),轮毂(4)是以铷铁硼为材料的强磁铁(6)。包裹的目的在于使强磁铁(6)不裸露出来,避免强磁铁(6)与车身的接触。右图中,轮胎(5)包裹了轮毂(4),内层的轮毂则是强磁铁(6)充当。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俯视结构图。图中,机器人的外壳(7)连接在固定架(1)上,固定架(1)上安装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输出轴(9)嵌套连接轮子(2),轮子由轮胎(5)包裹轮毂(4)而成,轮毂(4)是以铷铁硼为材料的强磁铁(6),它连接在车轴上。轮子(2)驱动后,可通过不同速度和转向调整机器人行进路线,从动轮(8)跟从,保持平衡。为了减轻整体重量,固定架(1)、外壳(7)等采用铝等轻质材料制造,轮胎(5)采用韧性强的胶质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捷,未经林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8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电磁防盗闸锁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扰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