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港口船舶压舱水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0157.5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5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常高;柳矗;于永川;李政;李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E03B11/00;E03B11/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港口 船舶 压舱水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港口对船舶压舱水进行回收的装置,属于港口船舶服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压舱水是为了保持船舶平衡,而专门注入的水。压舱水一般储存在专门的压载水舱中,吸取/排放压舱水是船舶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压舱水分为海水及淡水,空载或轻载行驶的船舶需要注入压舱水,以保持船舶行驶的稳定,而船舶停靠码头后需要进行大量载货时,就需要将部分或全部压舱水排入海中,以满足装货要求。
目前,国内存在的压舱水回收系统是在船舶内部改造安装潜水泵及上部出水口,将压舱水泵入进入输水管路,回收使用,泵水和输水过程由PLC控制水泵与电磁阀运行。这种系统当前运行正常,回收压舱水效率较高。但是这种系统也存在明显缺点,由于需要在固定范围船舶内部改造安装潜水泵,压舱水回收对象范围小、投资大、成本高。
随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急剧增加,大量的船舶在港口装卸货物前都要进行压舱水的排出或注入作业,目前的船舶压舱水回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快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船舶压舱水处理设备,以满足船舶装卸作业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港口船舶压舱水回收装置,这种压舱水回收装置对船舶结构无特殊要求,可以满足大部分船舶压舱淡水的接收工作,具有投资小、成本低、效益明显、简单易行、操控灵活的特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港口船舶压舱水回收装置,它由接水箱、水位检测装置、自动控制器和离心水泵组成,接水箱为上方敞口的长方形箱体,接水箱的一侧与船舶侧面上边柜相对,接水箱内安装水位检测装置,接水箱底旁侧固定安装离心水泵,离心水泵出口处安装快速接头,快速接头与输水管路相连接,自动控制器安装在接水箱的外部,自动控制器分别与水位检测装置和离心水泵相连接。
上述港口船舶压舱水回收装置,所述接水箱与船舶侧面上边柜相对的一侧为倾斜的接斗式结构,接斗的下部倾斜面的前端有溢流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备为可移动的接斗式水箱,接水箱内安装有水位检测装置、自动控制器和离心水泵。接斗式水箱用于接收船舶上边柜压舱淡水,无需与船舶排水口进行连接,减少了繁琐的对接工序;水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水位,自动控制器用于接收水位信号和控制离心水泵启停,省略了复杂的电控程序和机械结构,使接收压舱淡水工作快捷简便的进行,随取随停,对船舶作业影响小。同时,采用水位检测开关与自控控制器,无需人工监护,自动启停,节省人力;离心水泵用于将接斗式水箱内的压舱水泵入输水系统,输水管路灵活方便,用途广泛。
本实用新型是国内首创,具有可移动、自动控制、轻便实用、投资小、成本低、效益明显、简单易行、操控灵活的优点,可以满足大部分船舶压舱淡水的接收工作,对船舶结构无特殊要求,能够满足大量的船舶装卸作业的需求,适应当前生产快速发展,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接水箱1、水位检测装置2、自动控制器3、离心水泵4、溢流口5、输水管路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接水箱1、水位检测装置2、自动控制器3、离心水泵4组成。
图1、2、3显示,接水箱1为上方敞口的长方形箱体,接水箱1的一侧与船舶侧面上边柜相对,接水箱1与船舶侧面上边柜相对的一侧为倾斜的接斗式结构,便于从船舶侧面上边柜接收压舱水。接水箱1的接斗的下部倾斜面的前端有溢流口5,可以防止压舱水溢流码头上。接水箱1可移动,当码头停靠船舶上边柜开始排放压舱水,依据船舶状态、数量、流速,调整可移动接水箱的的位置,接收压舱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水箱1采用厚度为6毫米的不锈钢板焊接而成,长3.5米、宽2.5米、高1米,接水箱1各面经防腐防锈处理。
图1、2、3显示,水位检测装置2安装在接水箱1内,水位检测装置2为椭球形,水位检测装置2随水位变化而浮动,检测水位高低,输送信号给自动控制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未经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0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