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表组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5931.3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1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李昕巍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组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案涉及一种组装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可辅助表带组接于表体的手表组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手表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经常配戴的物品,且随着智能型手表的发展,人们对手表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然而,手表在大量生产组装的过程中,通常以人工操作方式将表带组接于表体,因此无法快速完成手表的组装,使生产效率降低,且手表的表体经常会于组装过程中被表带的插销刮伤而影响手表的质量,造成过多的报废品。
举例而言,表带的一端部设置有具伸缩弹簧的插销,表体则具有一对耳件,其中每一耳件具有一插孔。当手工组装表带于表体时,需先将表带上的插销的一端插入表体的一耳件的对应插孔内,然后压缩插销的伸缩弹簧,并使插销的另一端滑入另一耳件的对应插孔内,以完成表带与表体的组装作业。然而,表带上的插销通常为金属件且具有伸缩弹簧,因此在前述组装过程中,插销的另一端于滑入另一耳件的对应插孔时不容易一次到位,且容易刮到表体或耳件的表面,如此将降低生产效率且影响手表的质量。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习知技术缺失的手表组装工具,实为相关技术领域者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组装工具,其可辅助表带组接于表体,可快速地完成表带与表体的组装而提升生产效率,且可以避免表体于组装过程刮伤,以提升产品的质量。
本案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组装工具,可便于手表生产的组装作业,并提升产品良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一较佳实施例为提供一种手表组装工具,其可辅助表带组接于表体。本案的手表组装工具包含定位模块以及盖体。定位模块具有容置部及第一凹槽,其中容置部与第一凹槽相连通,且容置部架构于容置表体。盖体可转动地枢接于定位模块,且包括抵顶部、第二凹槽以及导引装置。抵顶部对位于容置部,以抵顶容置于容置部的表体。第二凹槽对位于第一凹槽。导引装置设置于抵顶部的侧边且邻接于第二凹槽,且包括导槽,其中导槽导引表带的插销的两端插入位于容置部的表体的二个耳件的对应插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手表组装工具还包括一转轴部,连接于该定位模块与该盖体,以使该盖体可转动地枢接于该定位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凹槽由该盖体的一侧边向该抵顶部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定位模块的该容置部具有一边缘区域,且该导引装置对位于该容置部的该边缘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导引装置可替换地嵌设于该盖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导引装置包括:
一本体,包括一凹部,该凹部具有一第一侧壁以及一第二侧壁;
一第一延伸臂,连接于该第一侧壁,且由该第一侧壁延伸;以及
一第二延伸臂,连接于该第二侧壁,且由该第二侧壁向该第一延伸臂的方向延伸;
其中,该本体、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定义形成该导槽,且该导槽具有一上开口以及一底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导槽的该上开口具有一第一宽度,该导槽的该底开口具有一第二宽度,且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宽度小于该表带的该二个耳件的一预定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分别为一倾斜壁面,且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间的距离,从该导槽的该上开口至该底开口的方向为渐缩。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的一上端缘分别具有一导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表组装工具,其可辅助表带组接于表体,可快速地完成表带与表体的组装而提升生产效率,且可以避免表体于组装过程刮伤,以提升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手表组装工具可便于手表生产的组装作业,并提升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手表组装工具于其盖体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手表组装工具于其盖体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手表组装工具的导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显示利用图1所示的手表组装工具将表带组接于表体的结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手表组装工具
2:定位模块
3:盖体
4:转轴部
5:表体
6:表带
7:手表
20:上表面
21:容置部
21a:边缘区域
22:第一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5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气动击打装置
- 下一篇:脉冲发生器总成提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