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机台车隔热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3420.8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段立祥;谢永清;常振义;宁世峰;秦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机台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烧结机台车隔热垫。
背景技术
烧结机台车隔热垫是保证烧结机台车正常运行的关键辅助设备之一。目前,现有的烧结机台车隔热垫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与台车大梁卡的过紧问题,存在着如下缺陷:
1)导致烧结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隔热垫过紧造成烧结机台车篦条与隔热垫无法串动,降低了烧结机台车篦条的活动量,甚至造成烧结机台车篦条卡死不动,安装、更换台车篦条困难;
2)导致烧结过程中台车篦条不过风,降低了烧结机台车透气性,使得风从烧结机台车两侧跑掉;
3)导致烧结物料在成矿过程中易出现边缘部位过烧,中间部位未烧透,即出现“生烧”问题,且易导致烧结矿在烧结机机尾断面分布不均匀,出现“花脸”和烧结矿机尾气孔率分布不足情况;
4)在严重过紧的烧结机台车篦条与隔热垫之间出现“密死”问题,在这种工况条件下长时间生产,易造成烧结矿在抽风烧结过程中产品的成矿率降低,烧结矿的有效强度下降,主抽的有效风量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使能耗损失升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结机台车隔热垫,可解决烧结机台车篦条活动量小、易卡死问题,加大台车篦条透气性,提高风能利用率,降低能耗损失;可解决烧结物料易出现的“生烧”问题,避免“花脸”,提高产品成矿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烧结机台车隔热垫,由耐高温球墨铸铁材料一次铸造成型,其特征在于,其断面形状按照烧结机台车大梁断面形状设计,所述宽度L比台车大梁的宽度大3mm,所述高度h比台车大梁的高度大2mm,厚度d为3-5mm,底部开口宽度t为15-20mm,开口处倒角45°,铸造圆角R为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隔热垫与台车大梁之间形成了可以活动的缝隙,隔热垫不在死死的紧靠在台车大梁上;
2)安装烧结机台车篦条时,台车篦条可以在台车上自由串动,台车篦条与隔热垫、大梁之间不再紧密接触,有一定的活动缝隙,方便安装;
3)隔热垫与台车篦条均能够活动后,可使粘在篦条上的混合料通过抽风抽落,不再发生混合料粘在台车篦条上造成台车篦条密死的问题出现;
4)可使烧结机有效风量均能够有效的通过烧结机混合料断面,减少烧结机边缘效应的形成,避免“生烧”问题出现,提高风能利用率,降低能耗损失;
5)降低烧结机机尾的烧结矿断面产生“花脸”的几率,提高了烧结矿质量,提高产品成矿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机台车隔热垫,由耐高温球墨铸铁材料一次铸造成型,其断面形状按照烧结机台车大梁断面形状设计,所述宽度L比台车大梁的宽度大3mm,使隔热垫与台车大梁之间形成3mm的过盈缝隙;所述高度h比台车大梁的高度大2mm,确保隔热垫在台车大梁纵向上适当的活动空间;厚度d为3-5mm,确保其强度;底部开口宽度t为15-20mm,开口处倒角45°,保证隔热垫与台车大梁接触有一定盈余空间,避免卡死;铸造圆角R为3-5mm,方便成型制作,同时减少隔热垫与台车大梁棱角处直接接触,可使二者之间的滑动自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3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辊道窑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低滑移量回转窑II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