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加满箱体液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7761.4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蓝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32;B67D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满 箱体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防加满箱体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尿素箱是汽车上常用的部件,其作用是处理汽车尾气,使得汽车尾气的排放达到相关的国家标准。为了平衡内外的气体压力,尿素箱都装有通气装置,该通气装置一般都采用烧结制造螺旋式不锈钢通气阀,从而在运输及传感器装配中易发生通气阀折断的现象,不仅会影响使用,还会造成使用成本增加。
在向尿素箱加注尿素液时,由于尿素液在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增大,因此在加注尿素液的过程中是不允许加满的,一旦加满的情况下,则尿素结冰体积膨胀会导致尿素箱胀坏,这种情况在冬天极容易发生。
现有的防止尿素液加满的处理方式是在尿素箱体上设置了可透视窗口,在加注过程中,有操作者进行目测来判断尿素液是否已经加满,但是这种目测方式不仅会给操作者带来不便,而且一旦操作者疏忽就会出现加注溢出的情况。当然也有通过在现有技术通过在加注口增加浮动阀门的方式来控制尿素液的加注量,但是结构较为复杂,控制效果不理想。
同样,油箱和其它箱体在使用时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加满箱体液位传感器,平衡箱体内外压力的同时,防止液体加注过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加满箱体液位传感器,与箱体配合使用,所述传感器包括固定座,一电子管的上端安装于固定座下部,且该电子管外套装有可沿电子管上下活动的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贯穿设置一用于平衡箱体内外气压,并控制箱体中溶液加注最大量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在固定座的下方设有探入箱体内的延伸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气装置的延伸部长度不小于10m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气装置为通气管。
作为一种更进一步优选,所述通气管可以是PP塑胶、聚乙烯、复合树脂、硅胶、合金、不锈钢等耐腐蚀的材质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气装置在固定座上部还设置有空气滤清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气装置延伸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球状浮漂;所述空腔上端为通气孔,所述球状浮漂直径大于通气孔直径;所述空腔下端设置滤网。
作为一种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球状浮漂下部连接浮杆,所述浮杆穿过滤网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下方还设置有伸入箱体内部的吸液管、回液管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为一回路管,设置在固定座上,至少有一部分壁面与吸液管或回液管的壁面贴合。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即热管通过弹簧或热缩膜与吸液管或回液管捆绑贴合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加满箱体液位传感器,可以配合尿素箱、油箱、水箱等箱体使用。
现就该防加满箱体液位传感器配合尿素箱使用做具体描述:
正常状态下,尿素箱内外的气体可以通过通气装置保持压力平衡;在加注尿素液时,加注口连接压力传感加注枪,加注尿素液液面接触通气装置下端时,由于浮力的作用,推动的通气装置内的漂浮装置封闭通气装置,尿素箱内的气压增大,传感至加注枪,继续加注尿素液时,尿素箱内的气压就会继续增大,压力达到设定的气压值时,加注枪自动跳枪来停止加注尿素液。
通过设定通气装置在尿素箱内的长度不小于尿素箱体内部深度的15%,就可以始终保持尿素箱内有一个大于尿素溶液膨胀体积的拓展空间,防止尿素箱在低温环境下,箱体因尿素遇冷膨胀而被胀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优点:
1.防止尿素箱加满;加注尿素液时,加注尿素液液面接触通气装置延伸部下端时,通气装置封闭,尿素箱内的气压增大,压力传感至加注枪,继续加注尿素液时,尿素箱内的气压就会继续增大,压力达到设定的气压值时,加注枪自动跳枪来停止加注尿素液。
2.将尿素箱的通气装置集成到尿素传感器上,不需要在尿素箱上设置通气装置,减化了尿素箱的生产工艺和步骤,节省了成本;同时避免了尿素箱在运输过程中的设置在尿素箱上的通气装置的损坏,利于运输。
3.通气装置的最底端和尿素箱的顶部之间形成有供尿素溶液结晶膨胀的拓展空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因尿素溶液结晶膨胀而胀破尿素箱。同时平衡尿素箱内外的空气压力,保证尿素液的吸出和回流的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蓝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蓝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7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