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石油井口打捞作业的电缆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6438.5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李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宇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石油 井口 打捞 作业 电缆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井口打捞作业的电缆固定装置,尤其是应用在石油测井仪器中的电缆与井口之间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测井领域所用的电缆卡工作原理是:在测井工作中,出现仪器遇卡需要停止工作,进行打捞时,将电缆卡放置在井口,固定电缆,然后解除负载,进行故障排除处理。一般所用电缆卡在是直接放置在油井井口上,没有任何固定安全措施。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松脱,受到外力时,整个架体将可能被拉飞,存在安全隐患。
常规使用的电缆卡固定套为一体式结构,固定套轴向有一和电缆直径相对应的槽,便于电缆进入固定套内。在工作时仅仅依赖于固定套的弹性形变而改变中心孔的尺寸,形成夹紧力固定电缆,其中现有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仪器遇卡时,如果电缆拉力过大,就很容易和固定套卡死,无法顺利将电缆从固定套中取出,形成新的故障。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电缆与井口之间连接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石油井口打捞作业的电缆固定装置,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的安全可靠型电缆卡,具有安全可靠、易于固定、便于操作使用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石油井口打捞作业的电缆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伸入至石油井内并卡置于井口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电缆固定套,及井口卡架;
电缆固定套,其为中央具有电缆固定孔的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锥形坡度为1∶20;
井口卡架,其包括T形连接的横向支杆及纵向支杆,所述纵向支杆上开设有电缆槽,且该纵向支杆一端伸入至井口内,而横向支杆卡置于井口上,所述横向支杆两端分别固设安全链条,实现将井口卡架与井口处其他装置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井口卡架与井口之间的固接结构;
所述纵向支杆另一端为令电缆固定套伸入的进口端,前述电缆固定套从该进口端伸入至井口卡架内并卡固,从而形成打捞电缆固定结构;所述横向支杆下方设置有防位移结构,从而确保横向支杆与井口卡固。
进一步,所述防位移结构为设置横向支杆上的橡胶片或橡胶套,进而与井口边沿接触并形成增加摩擦系数体,从而进一步确保横向支杆与井口卡固。
进一步,所述安全链条包括链条主体及吊环,所述链条主体一端套在横向支杆一端,形成与井口卡架的连接结构,该链条主体的另一端与吊环固定;其中所述每个链条主体为承载3吨链条。
进一步,所述链条主体的连接端为金属环,该金属环与横向支杆一端套接,形成安全链条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所述井口卡架及安全链条表面涂有可发光或反光的警戒色。
进一步,所述电缆固定孔的内径为5.6毫米至12.8毫米。
进一步,所述电缆固定套可为一体式锥形体,其中央具有电缆固定孔;而该电缆固定套也可为两个弧形片相互扣合形成中央具有电缆固定孔口的拆分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便于电缆上升及保护的沟槽结构,该沟槽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的仿制故障排除过程中电缆在固定套内滑动时由于摩擦力过大而卡死,既有效的保护了测井电缆,又能做到故障排除后电缆快速从固定套中取出,继续进行测井作业。电缆固定套设计为锥形,考虑到夹紧力及防转要求,锥形坡度为1∶20;还设计并安装两根承载3吨可拆卸的链条;链条末端装有吊环,可在工作时将电缆卡方便可靠的固定于井口装置上;整个电缆卡表面有明显的可发光或反光的警戒色,便于在夜间工作时提示现场工作人员的注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T型电缆卡卡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T型电缆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T型电缆卡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石油井口打捞作业的电缆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伸入至石油井内并卡置于井口A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电缆固定套1,及井口卡架2。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前述电缆固定套1为中央具有电缆固定孔11的锥形套,该锥形套为两个卡芯12、13相互扣合形成,所述锥形套的锥形坡度为1∶20;所述电缆固定孔11的内径为5.6毫米至12.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宇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宇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6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