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环式真空泵与水箱的组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43018.1 | 申请日: | 2015-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9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薛彦东;任汉锋;赵瑞锋;杨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环式 真空泵 水箱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环式真空泵与水箱的组装结构,主要用于建筑物基础工程中采用真空管井降水的施工中抽真空。
背景技术
真空管井降水的施工中一般采用水环式真空泵,这种真空泵在工作时需要适量的水作为工作液,实际应用中一般由泵体和循环水水箱组成,二者通常安装在一起,水箱的盖子未固定,在排气的同时,循环水易从水箱上盖冲出;水箱箱体为方形,内部棱角不易清洗;水箱没有显示水位的装置,水箱中的水量不易控制;水箱与真空泵组装在一起,真空泵运行期间,噪音较大,长时间震动也容易导致水箱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环式真空泵与水箱的组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排气时,循环水易从水箱上盖冲出;水箱箱体为方形,内部棱角不易清洗;水箱没有显示水位的装置,水箱中的水量不易控制;水箱与真空泵组装在一起,真空泵运行期间,噪音较大,长时间震动容易导致水箱的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环式真空泵与水箱的组装结构,包括水环式真空泵和水箱,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水环式真空泵的排气口和工作液接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环式真空泵安装在一基座上,水箱安装在一支架上,该支架的支撑在该基座的两侧,相互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的水箱的箱体为圆筒形,顶端为穹顶,底端封闭有底板;在该穹顶的中部设有排气口;在箱体的一侧装有水位计,在箱体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加水口和所述的进水口,在箱体的下部设有所述的出水口。
还包括一出水收集装置,该出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槽、软管、过滤网和排气孔, 在集水槽的顶端的入口与所述的水箱的排气口之间用软管连接,在集水槽内设有过滤网,在集水槽的上部周边设有多个排气孔;在集水槽的底端设有出口,并与所述的加水口连接;该集水槽设在加水口上方。
在所述的集水槽的顶端周边设有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水箱改为圆形穹顶水罐,在顶端中部预留排气口,排气顺畅,内部圆滑,容易冲洗;
2、用软管将随空气带出的循环水引至集水槽内,循环利用;
3、在水箱的侧壁位置,设置玻璃型水位计,能及时、准确的了解真空泵中水位情况,随时补充水;
4、水箱通过角钢支架独立于真空泵上方,不与真空泵直接固定,延长水箱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真空泵运行中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水箱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箱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箱,2、支架,3、水环式真空泵,4、基座,5、软管,6、集水槽,7、过滤网,8、排气孔,9、防尘罩,11、水位计,12、加
水口,13、排气口,14、进水口,15、水箱箱体,16、出水口,1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环式真空泵与水箱的组装结构,包括水环式真空泵3和水箱1,水箱1的进水口14和出水口16分别通过软管与水环式真空泵3的排气口和工作液接口连接(常规技术,未图示)。所述的水环式真空泵3安装在一基座4上,水箱1安装在一支架2上,该支架2的四根支柱支撑在该基座4的两侧,相互之间留有间距。
参见图1和2,所述的水箱1的箱体15为圆筒形,顶端为穹顶,底端封闭有底板17。在该穹顶的中部设有排气口13;在箱体15的一侧装有水位计11,在箱体15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加水口12和进水口14,在箱体15的下部设有出水口16。水箱1、支架2均采用钢或铁材料制成。
参见图3,还包括一出水收集装置,该出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6、软管5、过滤网7和排气孔8, 在集水槽6的顶端的入口与所述的水箱1的排气口13之间用软管5(如波纹管)连接,在集水槽6内设有过滤网7,在集水槽6的上部周边设有多个排气孔8。在集水槽6的底端设有出口,并与所述的加水口12连接;该集水槽6设在加水口12的上方,收集的水靠重力直接排入水箱1。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水环式真空泵3的排气口排出的空气带有一些水,这些水如果符合环保要求可以直接排放,但这样会浪费水源。通过软管5排放到集水槽6内,空气从排气孔8排出,水则收集到槽内,经过过滤网7过滤后进入加水口12,实现循环利用,节约水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3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耐腐蚀、耐磨损高性能金属陶瓷泥浆泵缸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