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簧式手动腰托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5877.6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所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新发展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簧式 手动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配件,具体的说是一种扭簧式汽车座椅手动腰托调节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破千万辆的国家,进入千万辆汽车大国行列。
随着个人家庭收入的提高,汽车已经不仅仅是机关和企业单位的办公和代步工具,汽车已经成为目前家庭消费的首选,人们除了对于汽车的品牌、安全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外,更加重视驾驶的舒适性,这其中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为了减少长时间驾驶所带来的疲劳,汽车座椅上通常安装有腰托,目前市场上汽车座椅上使用腰托已经普遍应用于汽车座椅调节系统,手动腰托调节器是腰托上的关键部件。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手动腰托调节器尽管实现了对于腰托的调节作用,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①、操作时扭矩大,操作时需要施加的力大,经常导致使用者感觉不便,费力。②、结构复杂,体积大。③、产品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调节灵活方便、成本低的扭簧式汽车座椅手动腰托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腰托调节器包括外壳、拔叉、绕线轮、扭簧、垫片、底座,所述拔叉、绕线轮、扭簧和垫片依次安装在外壳和底座组成的封闭壳体内,其中拔叉插装在外壳的中心孔内,绕线轮插接在拔叉的插槽中,扭簧安装在拔叉隔板的下面,扭簧的端部插入绕线轮的安装孔内,扭簧的另一端部插入拔叉的第一齿形槽内,垫片通过其上的第二齿形槽套装在拔叉的第三齿形槽内使扭簧固装在拔叉的隔板与垫片之间,所述的底座通过安装螺钉与外壳扣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操作力小,操作时旋转的行程小,使用者能快速调节腰托的支起与放下。
2、产品能无级调节,在使用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停止,方便调整到使用者满意的位置。
3、装配简单,快速,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拔叉的另一角度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拔叉和扭簧二个部件的组装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垫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2、3、4、5和6所示:该腰托调节器包括外壳1、拔叉2、绕线轮3、扭簧4、垫片5、底座6,所述拔叉2、绕线轮3、扭簧4和垫片5依次安装在外壳1和底座6组成的封闭壳体内,其中拔叉2插装在外壳1的中心孔内,绕线轮3插接在拔叉2的插槽8中,扭簧4安装在拔叉2隔板9的下面,扭簧4的端部10插入绕线轮3的安装孔11内,扭簧4的另一端部12插入拔叉2的第一齿形槽13内,垫片5通过其上的第二齿形槽14套装在拔叉2的第三齿形槽15内使扭簧4固装在拔叉2的隔板9与垫片5之间,所述的底座6通过安装螺钉7与外壳1扣装。
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调节器通过拉线等方式与腰托相连,安装到汽车座椅的一侧,当腰托支起时,使用者通过手柄转动拔叉2带动扭簧4与绕线轮3,这时扭簧4外径缩小,其与底座6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拔叉2才能转动,拔叉2转动后,带动绕线轮3转动,绕线轮3带动拉线使腰托支起,当腰托支起到一定高度后,停止转动拔叉2,这时腰托受到作用力,通过拉线等方式传递到绕线轮3上,绕线轮3传递到钮簧4的另一端,使钮簧4外径增大,这样钮簧4与底座6间的摩擦力大增,钮簧4不转动,则使整个机构锁定,腰托停留在支起的状态下。
当腰托降低到初始状态时,使用者通过手柄反向转动拔叉2,其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新发展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新发展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5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