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振式双变码发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3582.5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敏芝;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42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振式双变码 发射器 | ||
技术领域
属于遥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电发射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领域。它的长处就是传递无需用线传导,因此给使用带来很大的方便。
编码的密级度,直接关系到遥控产品质量的优劣。从纯技术角度讲,使用者需要编码高的,但是从生产的角度讲,还迁涉是否有批量性,还有成本的问题也是一个重点,现在因为低档的编码产品是一种固定的编码,其结构是,该编码集成有8个地址码,4个数据码,上述的每一位码,可以连接在电源上,成为1位,也可以连在地线上,使该码成为0位,也可以既不连电源也不连地线,而最终成为一种悬浮状态,这种编码的缺点是,可其可用编码最大不超过50万个,因而密码低。但确有以下优点,一是价格低廉,(这一点很重要,是很大的优点)。二是50万个编码已具备反映传递信号的能力。三是因为码是一固定的连接,所以工人操作容易,基本没有技术含量。
现在高档的编码产品是一种滚动型的编码,(学习型编码)为代表的种类,这类编码的特点一是编码比固定型编码集成高很多,而且在发射的过程中是变化着的,因为有上述两层技术层面,所以想要进行破解,有很强的技术的难度。但是这类编码也在以下不足,一是成本较高,这是一般的微型企业与小型企业所不能接受的。从破解的难度,也存在以下弱点,在理论上也存在破解的概率,而这种破解不是发生在按一般正规的的排列密码方法去试探破解,(这种破解从理论讲是无意义的因为是一个天文数据)而是发生在用随机的偶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破解的机率很低很低,但是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如果换一种思维方法,彻底改变固定码种类的的破解版能力,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创新的思路就是就是在宏观上从其它方面,增加发射与接收的制约要求,这种制约要求的存在,当然可以大大提高破解能力,而且制约要求越多,显然破解难度越大。但是如果达到这样的目的,将要产生很多的困难,如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而且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否有很好的可操作性等等都会成为研究中的种种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的指导思想是,研制一种新的编码集成电路,其集成电路的特点一是在单独使用时,也具很高的防破解能力,二是当它与滚动码组合使用时,能起到强强联合的最佳效果。三是具有较低的造价,从而丰富发射编码技术。从而将具有三种状态的普通编码升级为一种高密的编码状态,由于这种编码具有很多种形式的变化,而每一种变化形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本企业作了系统创新,提出系统的发明方案,成为系列的保护体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措施,是将具有三种状态的普通编码升级为一种高密编码的一种形式,运用一种选频网络与双N管所形成的振荡电路,控制编码集成电路,增加发射的制约因素,从而发射随出一种有多种制约因素的编码线路,形成一种新型的高密级编码集成电路,其电路的特点一是具更高的防破解能力,在单独使用时,按照随机试探的方法从理论上是无法破解的,(滚动码是存在的),二是它也可以混合使用,当它与滚动码组合使用时,能起到强强联合的最佳效果。三是具有比滚动码更低的造价,使制作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具大的竞争力。
本专利提出的措施是:
1、晶振式双变码发射器由电源,启动电路,射频电路,选频网络与双N管所形成的振荡电路,转换电路,编码集成电路共同组成。
其中:电源由电池与控制开关组成,电池的正极连接控制开关的一端,控制开关的另一端成为晶振式双变码发射器的电源。
启动单元的连接方式是微分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端,微分电容的负极接触发二极管的正极,触发二极管的负极接振荡一管的基极,放电二极管接在微分负极与地线之间,放电电阻接在微分电容的正极与地线之间。
选频网络与双N管所形成的振荡电路由RC串联电路、阻容件并联电路、振荡一管、振荡二管、集电极电阻、发射极电阻、基极电阻共同组成。
RC串联电路的一端连接双管与选频网络形成的振荡电路的输出,RC串联电路的另一端与阻容件并联电路的一端相接,成为选频网络的输出,连接振荡一管的基极,阻容件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地线。
振荡一管的基极电阻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振荡一管的基极,振荡二管的基极电阻接在振荡一管的集电极与振荡二管的基极之间,振荡一管与振荡二管的集电极分别接一个集电极电阻到电源,发射极各接一个发射极电阻到地线,振荡二管的集电极即为选频网络与双N管所形成的振荡电路的输出。
转换电路由PNP管、PNP管基极电阻与反相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3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