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式手持电动采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3036.1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3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姚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会民 |
主分类号: | A01D46/14 | 分类号: | A01D46/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薛雁超 |
地址: | 472533 河南省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手持 电动 采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采摘棉花的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大规模种植的棉花仍主要是采用手动采摘的方式,人工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同时,采摘人员非常累,需要在强烈日光下作业。如果是新疆等地需要人工,还需要其他省份的人员长途跋涉。因为手工作业,不可避免的将棉花的叶和梗带到采摘好的棉花里边,非常影响棉花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负式手持电动采花机,节约人力,保证采摘效率和棉花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背负式手持电动采花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内部的两个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上缠绕有皮带;机壳的左端设有棉花入口,机壳的右端连接有盛放棉花的花包;第一皮带轮位于机壳的棉花入口处,机壳内还设有啮合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主动齿轮由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线连接有电源,主动齿轮上同轴安装有卸花轮,被动齿轮与第二皮带轮同轴连接,卸花轮位于第二皮带轮的右侧并靠近皮带,所述皮带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根伸出皮带外侧面的用于采棉花的采花钢丝,所述卸花轮的圆周方向设有若干根用于卸花的卸花钢丝。
所述卸花轮的转速大于皮带的转速。
卸花轮转动时,在卸花轮靠近皮带处,卸花钢丝伸入采花钢丝之间。
所述机壳的长度为1米。
所述皮带的宽度为6.5~7.5厘米。
在皮带的宽度方向上采花钢丝设有四行。
卸花轮的直径为2-4厘米。
卸花钢丝的直径为2厘米。
所述主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被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机壳为长筒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人员容易学会,容易操作。采花机每人每天可以代替以前2~3个人的工作量,并且人在采花的时候直立行走,不用弯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1和安装在机壳1内部的两个皮带轮:第一皮带轮2和第二皮带轮3,机壳1为长筒状,其长度为1米。两个皮带轮上缠绕有皮带4,两个皮带轮的宽度均为6~7厘米。皮带4的宽度为6.5~7.5厘米。机壳1的左端设有棉花入口6,机壳的右端连接有盛放棉花的花包11,花包11为柔性的袋状;第一皮带轮2位于机壳的棉花入口6处,机壳1内还设有啮合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7和被动齿轮8,主动齿轮7由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线连接有电源。
主动齿轮7上同轴安装有卸花轮5,卸花轮5的直径为2-4厘米。
被动齿轮8与第二皮带轮3同轴连接,卸花轮5位于第二皮带轮3的右侧并靠近皮带4。卸花轮5和第二皮带轮3位于同一侧。主动齿轮7安装在卸花轮5的后侧,被动齿轮8对应安装在第二皮带轮3的后侧。
皮带4的外侧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根伸出皮带外侧面的用于采棉花的采花钢丝9,采花钢丝9沿皮带4的宽度方向设有四行。。卸花轮5的圆周方向设有若干根(本实施例为8根)用于卸花的卸花钢丝10,卸花钢丝10沿卸花轮5的径向方向设置,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卸花钢丝10的直径为2厘米。
主动齿轮7的分度圆直径小于被动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卸花轮5的转速大于皮带4的转速。
采花钢丝9在沿皮带4的宽度方向设有四行。
卸花轮5转动时,采花钢丝9与卸花钢丝10的端部之间可以设有间距,因为挂在采花钢丝9上的棉花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可能高出采花钢丝9的顶端,这样也能将采花钢丝9上的棉花取下。当卸花钢丝10的转动不能直接将采花钢丝9上的棉花取下时,卸花钢丝10也可以是伸入采花钢丝9之间,卸花钢丝10的转动范围与采花钢丝9的转动范围有重合部分,卸花钢丝10可以插入到采花钢丝9内,取下棉花。
工作过程:电机带动主动齿轮7转动,主动齿轮7带动卸花轮5转动,同时与被动齿轮8啮合传动,带动第二皮带轮3转动,然后带动皮带4。皮带4上的采花钢丝9将棉花入口6处的棉花带到机壳1内,卸花轮5将进入机壳1内的棉花取下,并送入花包11。花包11背负在人的后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会民,未经姚会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3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