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智能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0824.7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向三名;黄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三名;黄炜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43604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智能化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智能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技术逐渐在普通用户家庭得以普及应用。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智能控制产品,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解决了用户远程对家庭空调进行控制的需求,但用户与空调之间是一种被动式地信息交互,需要用户干预,致使其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控制设备多以单片机(MCU)及WiFi模块方式实现,致使组建的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扩展能力低下;智能控制设备组网能力差、功能单一,无法实现与家庭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和互动。
2)手机应用是空调工作模式控制及调整的唯一手段,空调的自动化及智能化控制缺乏;与空调的红外遥控器相比,个体空调手机应用的相关控制功能缺失,用户体验差;空调缺乏与人体活动的联动,无法实现节能的目标。
3)室内人员通过空调红外遥控器对空调进行红外遥控时,空调的工作状态无法同步至单个或多个远程手机应用,用户体验差;空调厂商对空调红外遥控器使用的红外编码方式各有不同,空调智能控制设备试图通过提供红外码自学习的功能来实现对所有空调的兼容,但由于空调安装位置、红外信号覆盖差及信号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空调控制成功率低,用户持续购买及使用兴趣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家庭空调组网用智能控制设备功能单一、控制成功率低,无法实现远程监控空调的实时工作状态,以及缺乏与其他家居设备互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插座、空调、无线网关和云服务平台;所述空调与智能插座电连接;所述智能插座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网关连接;所述无线网关通过网络与云服务平台连接。
所述智能插座包括嵌入式中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嵌入式中央处理器分别相连的电源开关模块、内存及闪存模块、状态灯及复位键、电流检测及保护模块、电压检测及保护模块、WiFi系统级芯片、红外发送及接收模块和环境传感器模块。
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智能控制器;所述无线智能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空调上,并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所述智能插座连接。
所述智能插座包括嵌入式中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嵌入式中央处理器分别相连的电源开关模块、内存及闪存模块、状态灯及复位键、电流检测及保护模块、电压检测及保护模块、WiFi系统级芯片和网络协处理器模块。
所述无线智能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单元,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单元分别连接的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无线通信单元、电池管理单元、工作状态指示灯和按键。
所述网络协处理器模块通过ZigBee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无线网关为无线路由器,所述嵌入式中央处理器采用32位处理器。
所述红外发送及接收模块和环境传感器模块均通过硬件接口与所述嵌入式中央处理器连接。
所述WiFi系统级芯片集成有WiFi AP模块和WiFi Client模块,所述WiFi AP模块和WiFi Client模块分别与所述嵌入式中央处理器连接。
所述红外发送及接收模块设置有多个不同方向的大功率红外发射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智能化控制系统,无需对非智能空调进行任何的工程布线、硬件及软件改造,只需自行安装对应型号空调的智能插座,就可将空调升级成为网络智能空调;同时,以智能插座为中心组网接入智能家居云服务平台,与手机应用实现双向、实时、加密的数据通信,使家居生活环境更健康、更舒适、更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1提供的空调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插座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插座实物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2提供的空调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2提供的智能插座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2提供的无线智能控制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2提供的智能插座实物外观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2提供的无线智能控制器实物外观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空调红外编码数据库及个性化操作界面下载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三名;黄炜,未经向三名;黄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0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化抗老化塑料
- 下一篇:一种环保耐寒聚氯乙烯弹性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