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主导航水藻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7737.6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曼曼;王平;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树叶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导航 水藻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船,具体是一种自主导航水藻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藻类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一般讲,往往是水体污染相对不太严重时,有可能发生藻类生长,形
成水华,当水体中的溶解氧一旦得到部分提高,加上温度合适,光照合适,藻类生长的条件就成熟了,因为原来水体中存在的低等生物抗污染能力强、繁殖快、不易消亡,流入水体中及原有水体中的富含磷、氮等营养源给了这些藻类等低等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生物能量。淡水中藻类去除方法一般包括有:混凝除藻、直接过滤除藻、沉淀或过滤除藻、预氧化除藻、渗渠除藻、微滤机法等,但是这些除藻的方法操作都较为复杂,需要人工操作, 不能实现自动化,且在大型水域使用时不便利,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主导航水藻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主导航水藻清理装置,包括减震板、推料轮、船体、控制装置、摄像头、气囊、推进器、水藻收集腔、滤网和辅助送料板,所述船体的外围设有气囊,所述船体的左侧下部两侧设有推进器,所述船体的右端设有减震板,所述船体的中部下侧设有推料轮,所述推料轮上均匀设有四个叶片,所述推料轮的外圈于船体的底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由四段衔接而成,分别为水平段、挡料段、输送段和过料段,所述水平段导通设于船体的底部,其上设有水藻收集腔,所述挡料段平滑连接于水平段的右侧,且挡料段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输送段平滑连接于挡料段的右端,且输送段为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过料段与输送段平滑连接,所述水平段、挡料段和输送段均为钢制网状结构,所述过料段为钢制杆状结构,所述滤网的两侧倾斜设有辅助送料板,所述船体的左侧上部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设有摄像头,所述控制装置位于船体的左侧内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视频采集装置、驱动控制装置和中央处理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板为弧形结构,且右端向上翘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料轮的叶片均为折板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段、挡料段和输送段的网孔直径为0.3cm~0.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四段式滤网、推料轮和辅助推料板的协调配合,即可以加大清理水藻的面积,又可以避免水藻从船体的两侧滑走,提升了清理效果,推料轮叶片为折板结构,可以更好地推动水藻到水藻收集腔中,通过控制装置、推进器和摄像头的协调作用,可以实现船体的自主导航,摆脱了传统人工导航清理水藻所带来的不便,此外,船体前端的减震板可以很好的保护船体和气囊不受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推料轮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树叶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树叶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7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通流管道的塑料排水板
- 下一篇:水利闸门开度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