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软弱围岩隧道的双层初期支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5812.7 | 申请日: | 201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3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宏;崔小鹏;王立英;杨振伟;齐甦;汪龙祥;吴广明;王宏飞;徐庭;吴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弱 围岩 隧道 双层 初期 支护 系统 | ||
1.一种基于软弱围岩隧道的双层初期支护系统,包括第一层支护和第二层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支护由钢架、连接钢筋、锚杆、钢筋网以及砼组成,钢架沿全断面设置,连接钢筋分布于相邻的两钢架之间,所述锚杆为自进式锚杆,沿拱架径向及掌子面方向交错设置,钢筋网挂装在全断面上,砼浇筑于钢架、连接钢筋以及钢丝网上,共同形成第一层支护;所述的第二层支护由钢格删、连接钢筋和砼组成,所述的钢格删中的边墙格栅固定于仰拱砼中,钢格删的环向采用连接钢筋连接,砼浇筑于钢格删和连接钢筋上,共同组成第二层支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弱围岩隧道的双层初期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支护的厚度为20cm,第二层支护的厚度为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弱围岩隧道的双层初期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钢筋的直径为2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弱围岩隧道的双层初期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沿拱架径向及向掌子面方向20度角交错设置,间距为1.0x1.0m,锚杆长拱部为4m,边墙为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58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升降式喷浆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玻璃纤维管锚杆注浆的掌子面加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