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栓、安装有螺栓的水管及包含有水管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7523.7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坤;刘宁华;石磊;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马轿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F01P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装有 水管 含有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设备,且特别涉及一种螺栓、一种安装有螺栓的水管以及一种包含有水管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冷却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冷却液能将发动机工作中产生的多余热量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的工作温度运转。然而,在向汽车发动机中手工加注冷却液时,容易出现冷却系统中空气不能全部排出,发动机内的冷却液不能完全加满的情况,导致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水温偏高,甚至发动机“开锅”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在向汽车发动机中手工加注冷却液时,需要将发动机进水管1顶部的螺栓2完全旋出以进行排气,并同时通过观察冷却液是否从螺栓孔3溢出来判断发动机是否已加满。
这种做法虽然解决了排气的问题,但是由于螺栓2已完全地从螺栓孔3中旋出,容易造成冷却液瞬间溢出很多而滴溅在其他电器部件上,引发各种问题。例如,冷却液滴溅在发动机的火花塞孔座、高压线插孔或分电器上,则可能会造成短路起火;冷却液滴溅到传动带上,则可能导致传送带打滑;冷却液滴溅到机体上,还有可能导致机体变形甚至产生裂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向汽车发动机中手动加入冷却液时,需将螺栓全部旋出以进行排气,容易造成冷却液溢出而滴溅到其他电器部件上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螺栓,其包括螺栓头,以及与所述螺栓头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设有外螺纹,用于与螺栓孔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螺杆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切口,其中,当所述螺杆拧紧于所述螺栓孔内时,所述切口的上沿完全进入所述螺栓孔之内;当所述螺杆部分地旋出所述螺栓孔时,所述切口从所述螺栓孔中部分地露出,使得所述螺栓孔的内部通过所述切口与外部环境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口延伸到所述螺杆的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口由向内延伸的截面和向下延伸的截面构成。向下延伸的截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螺栓的轴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口包括向内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含有上述螺栓的水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管具有水平延伸的入口端,竖直延伸的出口端,以及连接入口端与出口端的弯曲部,其中,容纳螺栓的螺栓孔设置于入口端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栓的螺栓头与螺栓孔之间设有密封垫。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管为汽车发动机的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水管的汽车发动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在向汽车发动机中手动加入冷冻液时,只需将发动机进水管处的螺栓拧松,即可实现排气的目的,且不易造成冷却液流出滴溅到其他电器部件上。同时,可减少将螺栓拧松和重新拧紧时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操作简便。此外,将螺栓进行切边,不会改变螺栓的拧紧力矩,因此不会影响水管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显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进水管顶部的螺栓全部旋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边螺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边螺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切边螺栓的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2、图3分别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边螺栓的正面结构及侧面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边螺栓20,主要包括螺栓头21及与螺栓头21连为一体的螺杆22。在螺杆22的表面设有外螺纹,用于与螺栓孔30(参见图4)的内螺纹旋转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螺杆22的表面还设有从距螺杆22的螺栓头21一定距离开始、延伸到螺杆22的底部的切口23。当螺栓20拧紧于螺栓孔30中时,切口23的上沿完全进入螺栓孔30之内,并且螺杆22上位于切口23上沿之上的至少部分螺纹能与螺栓孔30内的内螺纹咬合,以保证螺栓20与螺栓孔30之间的密封效果。并且当螺杆22部分地旋出螺栓孔30时,切口23能够部分地露出于螺栓孔30之外,使得螺栓孔30通过切口23与外部环境连通。即,通过切口23与螺栓孔30内壁间的空隙,气体或液体能够从螺栓孔30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马轿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海马轿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7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