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信号取出转换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3820.4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8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杨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42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信号 取出 转换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任何东西都要物尽其用,才能保证不浪费资源,手机作为最常用的通讯工具,更需要发挥它的最大利用价值,只要能解决从手机机体内可靠地取出信号的问题,还可以用于很广泛的技术领域,如用在电话开门领域以及其它家电控制领域。
社会上手机主要的应用仍是通讯,这也是最广泛的用途,所以生产线可以大量地生产。用于其它领域,应用面窄,不可能用生产线大量生产,如要生产则成本会很高,失去商业价值,如果在手机成品上再增加取出信号的成分不仅很可能破坏手机结构,同时又达不到信号准确可靠的目的。以电话开门的产品为例,其开发视野就受到很大约束。具有该功能的产品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种类型就是利用有线电话座机作为载体,增加电话开门的功能结构,一种类型的产品则是以电脑为载体,增加电话开门的线路与结构。而很少用手机作为接收体形成的新产品。
上述两类载体形成的产品,虽能实现开门的功能,但却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之处。以座机为载体增加功能形成的产品为例:
这类产品的原理大致如下:操作者在户外通过电话呼叫安装于家中的接收机,一般的接收机为家庭中的座机电话,这个座机电话在本文中称为开门的第一次密码,当家中的座机接通且产生自动接机程序后,通过语音提示,继续拨通开门所需的二次密码,完毕后,才可发出开门的指令。
由于是这样的原理,所以有以下缺点;第一、密级度很有限,这和家庭所需的保安密级十分不符,因座机电话号码(本文所称为第一次密码)属于“半公开”,易为社会者获得。加之二次开门所用的关键密码,位数不可能做得很高,通常为4位,高一点的为6位,容易破译。第二,使用不方便。因为在屋内的座机号(第一次密码)拨通后,户外作为“钥匙”的手机不能挂机,否则屋内座机已“摘机”的程序也会自动取消而挂机,因此户外不能继续拨二次密码。此时第二次密码的操作只能一个键一个键地的人为操作。而不可能采用手机贮存信号直接提取。所以这类产品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普及。
而电脑、微机形成的电话开门品种的主要不足是,这类产品价格高,操作与维护存在困难等等。特别是在复杂的系统发生意外后,就会产生进不了屋的难堪局面。
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一种新的电话控制方式,这种方式的一个特点是,利用手机作为专项接收体,经过网络对它的呼唤来接收开门的信号,从而发出开门执行指令,这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其技术瓶颈是即使能取出信号,但这种信号一定很弱,根本不能达到数字电路中所需的触发“门坎”值,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满意效果。因此用怎样线路与方法进行放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如果这个课题能得到科学地解决,不仅能将手机作为一种接收体用在电话在开门的技术领域上,而且可以广泛地用于其它 控制领域。将成为通讯与控制结合的一种桥樑,因此对这一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一种放大电路,可将微弱信号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使手机的应用领域得到科学的扩展,将手机功能扩展成为一种接收体,应用于通讯与控制领域,从而为与发明人已研究成功的电话在开门成果配套,同时为扩展手机的功能开辟新的视野。
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手机信号取出转换放大器由手机,高阻抗耳机,双管式放大电路共同组成。
将高阻抗耳机紧贴于手机机体的出音孔处,高阻抗耳机两条引出线,分别焊在双管式放大电路的两个信号输入接入点上。
双管式放大电路: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分别接一个电阻到电源,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也分别接一个电阻到电源,第一个交连电容接在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第二个交连电容接在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为一个信号输入接入点,地线为另一个信号输入接入点,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为双管式放大电路的输出。
2、第一个三极管与第二个三极管都是用的NPN三极管。
3、两个三极管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交连电容都是无极电容。
以上措施所形成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3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夜间摄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