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整流聚流功能的气旋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297.3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朱永强;彭国庆;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市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整流 功能 气旋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混合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整流聚流功能的气旋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炼及烟气处理等行业,常用各种气液混合设备来处理烟气,脱出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使得烟气达标排放。使用的脱硫设备一般为脱硫塔,烟气在塔内和喷淋而下的碱性液体混合,所含的二氧化硫和碱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使得烟气含硫降低,气液混合系统是脱硫工艺的核心装置。旋流式脱硫塔是主流的一种脱硫设备,烟气经过旋流板后产生漩涡状湍流,与喷淋而下的液滴碰撞、雾化,使气-液、固-液充分融合,便于尘粒与雾滴结合以及气流中的含硫分子与碱性水溶液的充分反应,强化气液的传质效果。但由于产生的漩涡状湍流速度较快,带动液体和固体冲刷塔身内壁,容易造成塔身内壁的磨损和腐蚀。目前,一般通过采用玻璃钢等材料来制作塔身,或增强、增厚耐磨、耐腐内衬来增加塔的使用寿命,但制作成本较大,并且在连接处等薄弱地方还是易出现磨损和腐蚀。旋流板产生的漩涡状气流不稳定,中间速度慢,压力大,边缘速度快,压力小,会形成从中心向边缘的向下回流,干扰气液混合系统的稳定。为此,研究开发一种具有整流聚流功能的气旋脱硫装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使产生的气旋平整,对塔身磨损较小的气旋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塔身、进气装置、旋流板和旋流板托架组成,所述的塔身与进气装置上端连接,所述的旋流板托架设置于塔身内壁,所述的旋流板设置于旋流板托架上,所述的旋流板由盲孔、内环、外环、叶片组成,所述的内环与外环之间设置向中心倾斜的聚流环。
烟气从进气装置进入塔身内,通过旋流板的叶片,产生漩涡状气流,设置的聚气板在气流通过时,给气流一个向旋流板中心的分压,使得气流出来后,汇聚于塔身中心部分,气旋中心的角速度和边缘的角速度较一致,压力差显著降低,气旋集中在塔身中心,含有的固体颗粒也向塔身中心集中,对塔内壁的磨损较小。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气旋平整、集中,对塔身内壁的冲刷较小,能够避免气旋的扰动,优化气液传质环境,增加脱硫效率,有效延长塔身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旋流板的示意图;
图中:1-塔身,2-进气装置,3-旋流板,4-旋流板托架,5-盲孔,6-内环,7-外环,8-叶片,9-聚流环,10-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塔身1、进气装置2、旋流板3和旋流板托架4组成,所述的塔身1与进气装置2上端连接,所述的旋流板托架4设置于塔身1内壁,所述的旋流板3设置于旋流板托架4上,所述的旋流板3由盲孔5、内环6、外环7、叶片8组成,所述的内环6与外环7之间设置向中心倾斜的聚流环9。气体在通过叶片时,聚流环能提供一个水平分压,迫使气体向旋流板中心汇聚。
所述的聚流环9设置于叶片8之间、上方或下方。叶片均匀分布在内环和外环之间,叶片数量为4~40片,聚流环可切入相邻的叶片之间,或设置于叶片上方,或设置于叶片下方。
所述的聚流环9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聚流环9内壁与水平线的夹角5~80度。
所述的旋流板内环6向中心倾斜。有利于气流向中心汇聚。
所述的旋流板外环7向中心倾斜。能够让边缘气流向中心汇聚。
所述的旋流板3上方设置冲洗管。能够冲洗旋流板表面,防止堵塞的发生。
所述的旋流板托架4设置有集水槽10。能够汇集沿塔身内壁流下的水,在集水槽处滴下,使得水不经过塔身与进气装置连接处。
所述的集水槽10为凸起或凹槽。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市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曲靖市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2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