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汽车智能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2066.2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辉;庞洋洋;朱小兵;林建杰;赵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线 汽车 智能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降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汽车智能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已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是把车停在户外时,在太阳的照射下,尤其是夏季,没过多长时间,汽车内部已成为一个烤箱,车内最高温度高达75℃左右,远远超过一个正常成年人所能承受的温度42℃。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大人们由于粗心大意,把孩子一个人放在车内时,由于孩子的承受高温的能力弱,再加上大人们离开时往往把车门和车窗锁死,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就会导致孩子中暑甚至死亡的事故,这种事情现在已经是屡见不鲜。
传统的降温方式是在大人们发现孩子忘在车里时,会立即打开车门和车窗通风,这种方式虽然使车内的温度降低了许多,但是毕竟孩子已经在车内呆了一段时间,如果车内温度较高的话,在大人们离开的这段时间内,孩子已经中暑或者甚至死亡,这时大人们再怎么采取措施也无济于事。
现在已有一种汽车遥控启动装置已经可以实现遥控启动汽车的制冷系统,但是这些新型技术并不能实时监测车内温度,尤其是当闭锁的车内由小孩存在时,还是要需要大人们手动打开降温系统,不能充分体现出“智能化”这一特点,仍然会造成危害儿童生命的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汽车智能降温装置,在智能化的基础之上,更能实时地监测车内温度。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汽车智能降温装置,包括:控制器;
与控制器相连且用于准确测量汽车内部温度的红外线测温仪;
与控制器相连且用来判断汽车内部是否有人存在的红外线成像仪;
与控制器相连且用于为整个降温系统提供动力的车载电源;
与控制器相连且用来报警的报警装置;
与控制器相连且用来降低汽车内部温度的空调制冷系统;
所述的控制器接收来自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信号,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与设定的温度上限比较之后,及时地向红外线成像仪发射成像命令信号,然后接收成像仪的成像信号后,向车载空调制冷系统发射启动信号,使空调制冷系统处于工作模式。
所述的控制器为ECU。
所述的红外线温度仪采用敏感度高的温度仪,实时且准确地测量汽车内部的最高温度。
所述的车内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与设定的人体承受的极限温度的差值小于10℃的情况下,报警装置处于工作模式,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的红外线成像仪根据系统命令,能够准确的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存在。
所述的报警装置中报警接收器位于移动车钥匙内部,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向车的主人发出报警信号,引起其注意。
所述的空调制冷系统为车载空调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汽车智能降温装置创新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汽车智能降温装置,在传统的智能空调降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红外线测温和成像的精确性,保证了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无人看管的闭锁的车内玩耍的儿童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汽车智能降温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的汽车智能降温装置主要有六个模块组成,即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成像仪、控制器、车载电源、报警装置和车载空调系统。
第一步,安装在车内的红外线测温仪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温度判断命令,并且对车内的温度进行实时地监测,然后其将测得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第二步,此时的控制器将进行内工作模式,将获得的来自温度仪的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与系统设置的温度上限比较,若低于温度上限,重复第一步测量;若高于温度上限,控制器将发送给红外线成像仪成像命令。第三步,红外线成像仪接受来自控制器的成像判断命令后,会及时准确地判断车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然后将成像信号传送至控制器。第四步,控制器接收来自红外线成像仪的成像命令,经过系统处理之后,此时将会给报警装置和车载空调系统发送启动信号。第五步,报警装置收到报警信号后,会立即发出报警声响,提醒大人们车内温度过高而且车内还有儿童存在;与此同时,车载空调系统会立即启动,从而达到降低车内温度的目的。
本发明属于智能空调降温装置,充分体现了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保证了车内驾乘人员(尤其是无人看守的儿童)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2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客车空调辅助动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前拖车钩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