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91515.1 | 申请日: | 2015-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裴建华;游文强;B·梅西朱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壳体 衬里 医疗 成像 设备 磁共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持装置以及采用该种卡持装置的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
背景技术
超导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现代医学成像方法,其包括核磁共振。与其他成像设备,例如X射线和CT相比,MRI能提供更好的不同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
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其中,MRI系统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促进了其广泛的应用,并不断地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目前,在各种医疗器械中,出于使用角度考虑,要求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从外表上来看要简洁干净,因此需要使用壳体将其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覆盖以与外界隔离。这样,既可以避免医疗器械内部设备不受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医疗器械进行了美化,同时也避免了操作者不小心对医疗器械内部设备的损坏。
由于外形的不同要求,医疗器械的壳体并非完全的一体化设计,而是由多个壳体部件构成。现有的医疗器械中,各个壳体部件之间往往通过铆钉或者螺钉等固定元件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对医疗器械的维修等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会给壳体拆卸增加过多的时间。
同时,对于如MRI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而言:一方面从设计和使用的角度的优选方案是,壳体表面的固定元件应尽量处于不可见状态,进而避免固定元件的突起导致的刮碰以及外观的美观;另一方面从维护的角度来讲,需要便于对壳体的拆卸和安装以给维护和维修带来便利。显然,上述的铆钉或者螺钉等固定元件连接方式无法实现该两方面的需求。并且,过多的铆钉或者螺钉等固定元件的连接方式也会导致壳体的扭曲和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以实现设备壳体之间的简单且牢固的连接,以满足外观美观、应用以及维修保养便捷的需求。
一种卡持装置,用于进行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之间的卡持,包括:
一弹性臂,具有:
一夹持部;
两个弯曲部,位于所述夹持部两侧;和
两个端部,由所述两个弯曲部的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延伸而成,所述两个端部均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和
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以可旋转方式套设于所述弹性臂的夹持部且利用所述弹性臂的弹力将第二壳体的边缘夹持于第一壳体的衬里,所述滚轮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
进一步,所述滚轮为一个,套设于所述夹持部的中部,且在所述滚轮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夹持部具有一直部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弯部;
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直部,所述两个弯部构成所述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滚轮为两个,对称地套设于所述夹持部,且在每个滚轮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夹持部呈直线型,套设于所述直线型夹持部的每个滚轮两侧分别具有一作为限位结构的凸台和/或卡环。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的两个端部固定于一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
一种壳体,用于医疗成像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一种医疗成像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一种磁共振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以及采用该卡持装置的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中,在第一壳体衬里处,通过套设于弹性臂的滚轮周面接触第二壳体边缘或者第二壳体边缘附近区域,并利用对称形状的弹性臂,将第二壳体通过滚轮施加于弹性臂的力,对称地施加于弹性臂,进而在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紧固卡持的同时,保证了弹性臂受力的均匀,并延长了弹性臂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该卡持装置设置于壳体衬里,进而从外表面看,设备外壳的连接美观、简洁。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备壳体之间的简单且牢固的连接,并满足了外观美观、应用和维修保养便捷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1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夹功能的磁共振患者床
- 下一篇:新型儿科心电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