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U固化剂中的游离异氰酸酯的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1313.7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颜六廷;郭文祥;陈爱文;赵强;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联固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J11/02;C07C265/12;C07C263/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u 固化剂 中的 游离 氰酸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系统,特别是一种PU 固化剂中的游离异氰酸酯的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最新的专利(200810092600.x)存在如下缺陷:加入了一种或一种以上高沸点无毒或低毒的酯类溶剂,分离的温度超过了闪点,如丙二酸二乙酯,闪点100°C。在实际生产中增加引起火灾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能耗,因而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法配合新的系统来实现异氰酸酯的安全生产,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U 固化剂中的游离异氰酸酯的分离系统,从而可以采用化学的方法分离聚氨酯预聚物中的游离TDI,并别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PU 固化剂中的游离异氰酸酯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原料混合反应的合成釜、能够熔融羟基组分的滴加釜、以及蒸发机构、进料泵组、冷凝器、第一出料泵和第二出料泵,所述合成釜与滴加釜间通过管路连接,从而滴加釜中的熔融羟基组分能够流入合成釜中反应;所述合成釜与蒸发机构间及蒸发机构与进料泵组间有管路连接,从而经合成釜中反应后的原料形成固化剂通过进料泵组泵入蒸发机构中,通过蒸发机构分离出游离异氰酸酯,所述蒸发机构与冷凝器通过管路连接,从而游离异氰酸酯进入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所述冷凝器与第一出料泵通过管路连接,从而冷凝的液体通过第一出料泵排出收集,且所述蒸发机构与第二出料泵通过管路连接,从而在蒸发机构中的固化剂经第二出料泵排出收集。
所述蒸发机构包括一级蒸发器及二级蒸发器。
所述进料泵组包括一级进料泵及二级进料泵,所述一级蒸发器与一级进料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二级蒸发器与二级进料泵通过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系统的一系列处理,能够减少PU固化剂中游离异氰酸酯含量,即开发无毒环保型固化剂;减少分离过程中的能耗,减少碳排放;减少有机溶剂的加入,消除引起火灾的安全隐患;利用原材料的溶解性,让原材料本身作为溶剂参与分离过程,避免了外加有机溶剂带来的可能引起的火灾风险,增加了安全性;避免了外加溶剂,从而更好的循环分离,减少了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 、 “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接。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联固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联固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1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涂料的一体化成套设备
- 下一篇:一种MTBE高硫物脱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