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制瓶机冷却瓶底部的停滞冷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8266.0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付俊河;孙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68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制瓶机 冷却 瓶底 停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瓶罐制造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制瓶机冷却瓶底部的停滞冷却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停滞冷却板安装在风箱口处,且下部通冷却风,玻璃瓶成形后经机械手钳出,放置在停滞冷却板上,冷却风自下而上直接吹到瓶底部,从而对瓶底进行冷却,冷却结束后由拨瓶器送到输送网带上进入下道工序;然而,如图2a和图2b所示,由于出风孔与冷却板在同一平面上,瓶子放在冷却板上后与冷却板表面完全吻合,盖住了冷却孔,阻碍冷却风的循环流出,直接影响瓶子底部的冷却效果,并且由于冷风排不出来而受冷却风压力的瓶子易造成较大幅度摆动而导致瓶子不稳定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应用于制瓶机冷却瓶底部的停滞冷却板,以期提高瓶底冷却效果,并保证瓶子在停滞板上稳定且不变形。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制瓶机冷却瓶底部的停滞冷却板,所述制瓶机通过机械手钳出成形后的玻璃瓶并放置在停滞冷却板上,所述停滞冷却板底部连通冷却风,从而对瓶底进行冷却;其结构特点是:在所述停滞冷却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沟槽,在所述沟槽内开设有若干出风口;以玻璃瓶处于所述停滞冷却板的上表面,并在所述沟槽上方形成空隙,从而使得冷却风通过所述出风口在所述空隙中形成循环流通结构。
与已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板上开设长槽,并在长槽内钻孔,使冷却风能够顺利循环流出,达到充分冷却瓶子底部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瓶子放在冷却板上与瓶底之间没有间隙而使得瓶底堵住冷却风的流出的问题,不仅防止了瓶子在停滞板上不稳定而变形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提高了成品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制瓶结构流水线俯视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停滞冷却板俯视图;
图2b为现有技术中瓶子在停滞冷却板上的正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停滞冷却板俯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瓶子在停滞板上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停滞冷却板立体图;
图中标号:1制瓶机;2停滞冷却板;2a螺丝孔;2b出风口;2c沟槽;3推瓶机;4递送机;5玻璃瓶;6a横向输瓶网带;6b输瓶网带;7;热循环风机;8退火炉;9包检端网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玻璃瓶罐制造工艺的玻璃退火流水线上,包括有制瓶机1、推瓶机3、递送机4、输瓶网带6b、横向输瓶网带6a;热循环风机7、退火炉8和包检端网带9;制瓶机1通过机械手钳出成形后的玻璃瓶5并放置在停滞冷却板1上,停滞冷却板1底部连通冷却风,从而对瓶底进行冷却;而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应用于制瓶机冷却瓶底部的停滞冷却板,如图3a所示,是在停滞冷却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沟槽2c,在沟槽内2c开设有若干出风口2b;如图3b所示,以玻璃瓶5处于停滞冷却板1的上表面,并在沟槽2c上方形成空隙,从而使得冷却风通过出风口2b在空隙中形成循环流通结构。
具体实施中,如图4所示,冷却板2长180毫米,宽170毫米,冷却板2的四角上有固定用的螺丝孔2a;在冷却板2上加工出9行宽10毫米、深3毫米的长槽2c,在长槽2c内每隔5毫米钻一直径8毫米的出风孔2b,保证了冷却风的流出,这样改进后瓶子放在冷却板2上就不会再堵住出风孔2b,提高了冷却效果和瓶子在停滞板上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8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清洗结构的污泥堆肥发酵桶
- 下一篇:一种塑钢化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