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分区域控制可切换防窥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3669.6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尚有魁;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57;G02F1/1334;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控制 切换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可分区域控制可切换防窥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平板显示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液晶显示技术不断进步,液晶显示的分辨率、亮度、视角等关键指标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广视角技术基本已在液晶显示中普及。从早期的TN+广视角补偿膜,到百花齐放的各种广视角显示技术,如MVA、PVA、IPS、FFS、AVS等等,液晶显示的视角已经提升到接近180°的范围。不由得令人感慨人类科技水平的提升速度是如此之快,液晶显示由于液晶的各向异性导致的视角差的特性已成为历史。虽然广视角对液晶显示非常重要,但在某些应用场合(例如取款、密码输入、观看私人信息等),广视角特性却无法兼顾私密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按照使用场合和使用者需要调节视角宽窄从而实现防窥功能的液晶显示模组。现有的液晶防窥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CN200920204227、CN201210430411、CN201410063716等专利披露的光控制薄膜(LCF)技术,控制出射光发射角度实现随观看视角增大到截止角,所有光被吸光材料阻断,达到防窥目的;专利CN201110302331、CN201010214939、CN201010145384等披露的图像处理类防窥技术,利用图像处理搭配相应的辅助硬件实现防窥;专利CN201210532156、CN201110189289、CN201410032401披露的可切换视角液晶面板技术,将每像素分为若干个子像素,其中部分子像素作为宽窄视角切换用;专利CN201210249776、CN201410154809等披露的发射角度可调背光模块技术,利用背光发射角度可调特性来实现防窥功能。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均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光控制薄膜(LCF)技术防窥效果好,但是不能在正常模式和防窥模式进行切换,而且亮度损失大;图像处理类防窥技术需要对显示图像进行二次处理,并且需要辅助硬件,不易实现;可切换视角液晶面板技术需要针对Panel开模,成本高,且部分像素区始终为黑态,损失透过率;发射角度可调背光模块技术的出光角度和背光的亮度均一性不易控制。而且现有防窥功能的液晶模组技术均无法实现分区域调节视角和防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显示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可分区域控制可切换防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现实可分区域控制可切换防窥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可分区域控制可切换防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屏、准直背光源部件和PDLC电控薄膜,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准直背光源部件之间设有所述PDLC电控薄膜,所述PDLC电控薄膜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基板和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外侧,所述第二基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层外侧,所述PDLC电控薄膜为电极图形化的PDLC电控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准直背光源部件为光阻层准直背光源部件、楔形耦合波导准直背光源部件、导光板结合逆棱镜形成的准直背光源部件、菲涅尔透镜实现的准直背光源部件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准直背光源部件设有导光板和光阻层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准直背光源部件导光板具有周期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极层镀有氧化铟锡的玻璃或镀有氧化铟锡的塑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准直背光源部件包括一个发光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光体为LED发光体或CCFL发光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极层上设有电极图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DLC电控薄膜安装有一个调光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光部件具备一个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3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