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模块化填料层的生物滤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4479.3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9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德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模块化 填料 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化填料层的生物滤床。
背景技术
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污水处理技术中较常用和较环保的技术手段。微生物在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较常用的应用方式是在反应池内设置固定的载体填料层,让附着于载体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然而,目前的载体填料层通常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利于更换其内部的载体填料,同时,也不利于载体填料保持均匀分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填料、处理能力高的具有模块化填料层的生物滤床。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模块化填料层的生物滤床,包括水池以及布置于水池池底的曝气排管,所述水池的池壁下侧上开设有进水口,其池壁上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池在其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由若干独立的填料模块组成,所述填料模块包括带有多通孔的壳体以及填装于壳体内的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的载体填料。
进一步,所述曝气排管包括一根曝气主管和若干曝气支管,该若干曝气支管沿着曝气主管的轴向均匀排列。
进一步,所述填料模块的壳体由玻璃钢网构成。
进一步,所述水池内还安装有用于支撑填料层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角钢和槽钢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模块化填料层的生物滤床中设置有由若干填料模块组成的填料层。各填料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便于更换填料,而且填料分布更均匀。同时,填料模块可使允许填料进行预先填装,填装密度高,附着面积大使其可负荷大量的微生物,更有效地处理各类高污染废水以及作深度生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填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水池,11为进水口,12为出水口,2为曝气排管,21为曝气主管,22为曝气支管,3为填料层,31为填料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模块化填料层3的生物滤包括有水池1以及布置于水池1池底的曝气排管2。在水池1的池壁下侧上开设有进水口11,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11流入水池1内;在水池1的池壁上侧上开设有出水口12,处理后的污水可从出水口12流出,同时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分别位于相对侧的池壁上;该水池1在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之间设置有填料层3,在本实施例中填料层3由角钢和槽钢构成的支撑架进行支撑固定,污水从进水口11中流入从出水口12中流出的过程中会形成上升的水流,并流经填料层3使其中污染物被填料层3中的微生物吸收降解。
参见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曝气列管包括了一根曝气主管21和若干曝气支管22,该若干曝气支管22沿着曝气主管21的轴向排列,其排列方式有益与增加曝气列管的曝气面积,使其对水池1充分曝气。并且各曝气支管22之间的间隔相同,有利于曝气排管2均匀曝气。
参见附图3所示,填料层3由若干填料模块31组成,各填料模块31之间相互独立,可独立拆卸和安装,便于更换填料,而且填料分布更均匀。填料模块31包括带有多通孔的壳体以及填装于壳体内的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的载体填料,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由玻璃钢网构成,其网孔作为通孔使污水可流入其内部与附着于载体填料中的微生物接触。填料模块31可允许填料进行预先填装,填装密度高,附着面积大使其可负荷大量的微生物,更有效地处理各类高污染废水以及作深度生化处理。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4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RO产水回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