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40429.8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8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06 | 分类号: | B65H18/06;B65H1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带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收带装置。
背景技术
非晶态合金是七十年代问世的新金属材料,具有高导磁率、高电阻率、高磁感、耐蚀等优异特性,是传统金属无可比拟的。
科学家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其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一旦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则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钢水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的钢水降到200℃以下,就形成非晶带材。
非晶带材的收取通常依靠收带装置完成,常用的收带装置包括电机、由电机带动的且水平布置的转轴,在工作过程中,电机带动转轴旋转,旋转的转轴使非晶带材缠绕其上,由此完成收带。
在实际生产中,非晶带材缠绕形成的带卷需要及时由转轴上取下,水平布置的转轴不利于带卷的取下,同时也不利于带卷在转轴上的安装,由此极大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带卷由转轴上取下的收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包括支架、电机、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与缠绕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用于带动所述缠绕轴旋转,以使非晶带材缠绕于所述缠绕轴上,所述收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通孔以及第一夹持通槽,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夹持通槽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夹持通槽与所述通孔连通并在所述限位块上由所述通孔向下延伸,所述缠绕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转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夹持通槽用于对与所述转轴脱离的所述缠绕轴限位,以使所述缠绕轴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后吊挂于所述限位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其中,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其中,所述限位块上还设置有第二夹持通槽,所述第二夹持通槽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夹持通槽与所述通孔连通并在所述限位块上由所述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夹持通槽用于对与所述转轴脱离的所述缠绕轴限位,以使所述缠绕轴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后固定于所述限位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其中,所述缠绕轴上设置有圆形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用于对所述缠绕轴上的非晶带材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中,转轴与缠绕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这样非晶带材缠绕完毕,带卷可以很方便的由缠绕轴上取下,工作效率由此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3为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包括支架1、电机2、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1上的转轴3,转轴3与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电机2用于带动转轴3旋转,转轴3与缠绕轴4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转轴3用于带动缠绕轴4旋转,以使非晶带材缠绕于缠绕轴4上。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其中,转轴3与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其中,转轴3与缠绕轴4通过电磁联轴器8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电磁联轴器8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12以及用于为电磁铁12供电的电池13,转轴3与电磁联轴器8的外壳11固定连接,通过电磁铁12对缠绕轴4的吸附与释放,电磁联轴器8与缠绕轴4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其中,外壳11的内径大于缠绕轴4的外径,以使缠绕轴4伸入外壳11后与电磁铁12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其中,外壳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开关14,开关14通过控制电磁铁12与电池13的连接与断开控制电磁联轴器8与缠绕轴4的连接与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收带装置,其中,收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支架1上的限位块9,限位块9上设置有通孔21以及第一夹持通槽31,通孔21的轴线与转轴3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第一夹持通槽31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一夹持通槽31与通孔21连通并在限位块9上由通孔21向下延伸,缠绕轴4的一端穿过通孔21与转轴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第一夹持通槽31用于对与转轴3脱离的缠绕轴4限位,以使缠绕轴4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后吊挂于限位块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0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