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检测装置的搬运小车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9626.8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恒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检测 装置 搬运 小车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检测装置的搬运小车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常需要将各种原料进行搬运,现有的原料搬运一般是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搬运,其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同时,现有的搬运小车结构一般是底座板的下部直接铰接几个行走轮即可,当人推动小车时,地面不平,就会使小车产生颠簸,使其上的放料筒中的原料从中震出来,影响环境的同时,浪费了原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检测装置的搬运小车行走机构,它通过可拆卸式结构固定在行走块上,其可以自动进行移动实现原料搬运,而且具有接近开关作为限位装置可以控制底座板移动位置,而且其接近开关可以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调节底座板的移动位置,满足不同的搬运距离要求,同时,其缓冲弹簧和弹簧具有缓冲效果,保证底座板在运行时振动减少,保证放料筒中的原料不会振出,减少环境污染和原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具有检测装置的搬运小车行走机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底面设有多个行走轮,底座板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移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的底面中部具有插接部,插接部插套在底座板下方的转动螺杆上螺接有的行走块上具有的插接孔中,插接孔的内侧壁上螺接有连接球头柱塞,连接球头柱塞的钢球伸出插接孔的内侧壁并嵌套在插接部的外壁具有的插接凹孔中,行走轮压靠在移动轨道上,转动螺杆的两端铰接在两个固定板上,两个移动轨道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固定板上,伺服电机固定在地面上具有的电机板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螺杆伸出固定板的一端端部相连接;
所述底座板的底面固定有检测凸块,移动轨道上固定有调节轨道,调节轨道上固定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的检测头与检测凸块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插接孔的底端固定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压靠在插接部的底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板的底面固定有凸起部,凸起部中插套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底座板上,弹簧的下端固定有铰接块,每两个相邻的铰接块之间具有行走轮,行走轮的转轴的两端铰接在对应的两个铰接块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板上具有八个铰接块,每两个相邻铰接块为一组,分为四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铰接块的顶面具有上凸起部,弹簧的下端插套在上凸起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移动轨道包括横向部,横向部靠近转动螺杆的一侧具有向上延伸的限位部,行走轮压靠在横向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两个限位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上,行走块插套在两个限位条之间,限位条对着行走块的一侧壁上固定有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润滑耐磨层,行走块的下部两侧壁紧贴润滑耐磨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移动轨道的限位部的外壁上固定有调节轨道,调节轨道上具有凸字形凹槽,移动调接块的滑动部插套在凸字形凹槽中,滑动部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均螺接有定位球头柱塞,定位球头柱塞的钢球伸出滑动部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并嵌套在凸字形凹槽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具有的定位凹孔中,移动调节块的外部固定有接近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凸字形凹槽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具有呈直线排列的间距相等的多个定位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可拆卸式结构固定在行走块上,其可以自动进行移动实现原料搬运,而且具有接近开关作为限位装置可以控制底座板移动位置,而且其接近开关可以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调节底座板的移动位置,满足不同的搬运距离要求,同时,其缓冲弹簧和弹簧具有缓冲效果,保证底座板在运行时振动减少,保证放料筒中的原料不会振出,减少环境污染和原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板与行走轮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调节轨道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恒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恒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9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