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态发酵带式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7601.4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海;任战坤;殷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34;C12M1/16;C12M1/12;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发酵 反应器 | ||
1.一种固态发酵带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发酵罐(1)、培养基制备罐(10)和传送带系统(11);
所述的发酵罐(1)为卧式发酵罐,发酵罐外周设有夹套(4-1),发酵罐(1)水平方向两侧设有第一活动顶盖(2-1)和第二活动顶盖(2-2),发酵罐(1)底端设有出料口(8),发酵罐(1)内部自上而下设有2~10层传输带,相邻两层传输带传输方向相反,且保证物料沿上一层传输带传输至尽头时可以自由下落至下一层传输带沿传输方向的起始处,最下一层传输带沿传输方向的尽头正对出料口(8)的正上方;
发酵罐(1)顶部设有第一出气孔(9),第一出气孔(9)附近设有温度探头(7-1)、湿度探头(7-2)和压力探头(7-3);
发酵罐(1)内靠近活动顶盖(2-2)的位置垂直设置二流体喷嘴系统(6),所述的二流体喷嘴系统(6)包括1~10个喷嘴和二流体喷嘴管路,喷嘴通过二流体喷嘴管路与发酵罐(1)外部气液管路串联,所述发酵罐(1)外部气液管路为相互并联的无菌水管路、种子液管路、蒸汽管路和气体管路;
所述的培养基制备罐(10)主体为补料罐(10-1),补料罐(10-1)顶部设有压力传感探头(10-2)和第二出气孔(10-3),补料罐(10-1)底部设有出料管(10-4),出料管(10-4)与发酵罐(1)相连且正对最上层传输带沿传输方向的起始处;
所述的传送带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动机(11-1)、减速箱(11-2)、加料斗(11-3)和输送螺杆(11-4),输送螺杆(11-4)一端与补料罐(10-1)相连;其中,输送螺杆(11-4)外部设有冷却夹套(11-5)和加热夹套(11-6);
其中,夹套(4-1)上设有热交换介质进口(4-2)和热交换介质出口(4-3),热交换介质进口(4-2)设于夹套(4-1)最顶端,热交换介质出口(4-3)设于夹套(4-1)最底端,且热交换介质进口(4-2)和热交换介质出口(4-3)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远离;
其中,第一活动顶盖(2-1)与发酵罐(1)侧壁连接处设有固定螺栓(2-3),第二活动顶盖(2-2)与酵罐(1)侧壁连接处设有固定螺栓(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发酵带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罐(1)为不锈钢材质,发酵罐(1)通过底部的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固定在底座(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发酵带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发酵罐(1)内部自上而下设有三层传输带,分别为第一传输带(5-1)、第二传输带(5-2)和第三传输带(5-3), 相邻两层传输带传输方向相反,且保证物料沿第一传输带(5-1)传输至尽头时可以自由下落至第二传输带(5-2)沿传输方向的起始处,物料再沿第二传输带(5-2)传输至尽头时可以自由下落至第三传输带(5-3)沿传输方向的起始处,第三传输带(5-3)沿传输方向的传输尽头正对出料口(8)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发酵带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流体喷嘴系统(6)包括4个喷嘴(6-1)、第一二流体喷嘴管路(6-2)和第二二流体喷嘴管路(6-3),4个喷嘴(6-1)采用并联的方式同时与第一二流体喷嘴管路(6-2)和第二二流体喷嘴管路(6-3)连通;无菌水管路和蒸汽管路相互并联,再与第一二流体喷嘴管路(6-2)串联;种子液管路和气体管路相互并联,再与第二二流体喷嘴管路(6-3)串联;无菌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液体过滤器(6-5)和第二液体过滤器(6-6),蒸汽管路上设有蒸汽发生器(6-4),种子液管路外接接种瓶(6-9),气体管路上设有第一气体过滤器(6-7)和第二气体过滤器(6-8);无菌水管路和种子液管路上分别设有气体流量计,蒸汽管路和气体管路上分别设有气体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发酵带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出料管(10-4)上设有蝶阀(10-5),蝶阀(10-5)位于发酵罐(1)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发酵带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冷却夹套(11-5)由循环水进行冷却,加热夹套(11-6)由电加热系统进行加热;且保证沿螺杆(11-4)传输方向物料先经过加热夹套(11-6),再经过冷却夹套(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76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用继电器焊接工装夹具
- 下一篇:极性可调换的极群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