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海浪阻碍海啸的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7422.0 | 申请日: | 2015-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琨;吴迪;王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琨;吴迪;王化国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海浪 阻碍 海啸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障碍海啸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海浪阻碍海啸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海啸被称为六大自然灾害之一.一般认为,海啸是由于海底突发事件(海底地震及火山爆发等)所激起的巨浪,这些巨浪咆哮声如虎啸,故称为海啸.海啸是一种重力长波,其波长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公里,周期2至200分钟,最常见的是2至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可达每小时几百至一千公里以上.海啸在深水区是以纵波的形式传播,海啸波抵进近岸浅水时,波速变小,以横波的形式传播,波幅(波高)却增大,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历史上由地震引起的最大海啸,是1771年4月24日发生于支那琉球石恒岛沿海.海浪高度约为84.73米,观察到的涌浪以788.4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前呼啸奔腾.一块重达850吨的珊瑚团被海浪抛出2公里之远。看来海啸具有无比的能量和破坏力.所遇之处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由于以上原因,我们设计了这种利用海浪阻碍海啸的组合装置,无需外加能源,把海浪的波力能转化为浮子的上下往复运动,浮子的这种上下往复运动的机械能通过浮子连杆转化为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活塞通过单向阀门的调节,完成吸气并压缩气体,高压的气体进入气泡产生器,高压的气体从小孔流出,产生大量的气泡。利用气泡在中途拦截并吸收海水传递来的海啸纵波能量,让能量在中途通过压缩气泡转化为内能,海啸纵波的能量得到有效的削减,海啸波抵进近岸浅水时,波幅(波高)大幅度减小,破坏力自然得到控制,对海啸由原来的被动防预转变为主动控制,这将是一种清洁的阻碍控制海啸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情况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海浪阻碍海啸的组合装置,该装置原理简单,利用波力能便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气泡产生器、小孔、气缸、浮子、浮子连杆、支点、杠杆衡梁、活塞连接器、活塞、单向伐门,所说的气缸内设有活塞,活塞上设有单向伐门,活塞上面通过活塞连接器与杠杆衡梁相连接,杠杆衡梁的另一端通过浮子连杆与浮子相连,杠杆衡梁固定在并可绕其转动的支点上,所说的气缸底部设有单向伐门,并与气泡产生器相连,所说的气泡产生器上设有小孔,所说的活塞口部设有活塞约束,所说的支点与气缸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组合装置,无需外加能源,把海浪的波力能通过浮子、浮子连杆、活塞、单向阀门、气泡产生器小孔,产生大量的气泡。利用气泡在中途拦截并吸收海水传递来的海啸纵波能量,让能量在中途通过压缩气泡转化为内能,海啸纵波的能量得到有效的削减,海啸波抵进近岸浅水时,波幅(波高)大幅度减小,破坏力自然得到控制,对海啸由原来的被动防预转变为主动控制,这将是一种清洁的阻碍控制海啸的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泡产生器,2、小孔,3、气缸,4、浮子,5、浮子连杆,6、支点,7、杠杆衡梁,8、活塞连接器,9、活塞,10、单向伐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所示,所说的气缸3内设有活塞9,活塞9上设有单向伐门10,活塞9上面通过活塞连接器8与杠杆衡梁7相连接,杠杆衡梁7的另一端通过浮子连杆5与浮子4相连,杠杆衡梁7固定在并可绕其转动的支点6上,所说的气缸3底部设有单向伐门10,并与气泡产生器1相连,所说的气泡产生器1上设有小孔2,所说的活塞3口部设有活塞约束,所说的支点6与气缸壁相连。
该装置使用时,海浪上下运动的波力能推动浮子4上下运动,浮子4的上下运动通过杠杆衡梁7、活塞连接器8把能量传递给活塞9,使活塞9能随浮子4的上下运动而做上下运动,在浮子4上下运动过程中,气缸3通过单向阀门10可以连续完成吸入气体,压缩气体,高压的气体进入气泡产生器1,通过小孔2生成气泡,气泡在海水中拦截并吸收海水纵波传递来的能量,让能量在中途通过压缩气泡转化为内能,纵波的能量得到有效的削减,海啸波抵进近岸浅水时,波幅(波高)大幅度减小,破坏力自然得到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琨;吴迪;王化国,未经赵琨;吴迪;王化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7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管道
- 下一篇:一种手推式太阳能环保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