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池专用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1233.2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1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薛仰峰;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6 | 分类号: | E06C1/36;E06C7/48;E06C7/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68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池专用梯子,更具体地说是通过对传统的梯子进行技术革新,并结合生产实际,实现员工出池时不用人扶梯,安全方面出入池。
背景技术
在酿酒过程中,经常要出入窖池,而出池时由于窖池较深,员工在进行出入池子的时候就会带来一定的不便,一般生产车间会使用传统的梯子,而传统梯子上部无固定,出池时必须专人扶梯,需增加人力,否则很容易出现员工摔伤。另外车间池子池底部湿滑,而且梯子底部的支撑脚面积较小,很容易对池底造成破坏。而机械化车间行车的使用更是要求车间出池工及时的从池子中出来,防止行车对相关人员造成一定的机械伤害。因此,传统梯子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生产操作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出池专用梯子,以期能增加梯子的稳定性,方便安全出入池,并避免梯子对池底造成破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出池专用梯子,包括两侧梯梁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侧梯梁之间的若干横档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在所述两侧梯梁的背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的端部设置有受力片,在所述两侧梯梁顶端,处于所述支撑柱的同侧,设置有L型横梁,在所述L型横梁的尾部设置有回型钩;以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受力片贴合在所述窖池的池壁上形成所述专用梯子的辅助受力结构,以所述回型钩挂靠在窖池的池埂上形成所述专用梯子的悬挂固定结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通过设置回型钩能有效固定住梯子,梯子上重量越大,钩子卡的就会越紧,越不易使梯子发生滑落,大大的减少了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出池时不用人扶梯,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梯子上设置的受力片能够增大梯子与池壁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防止在操作时候对池壁造成破坏,为优质原酒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标号:1两侧梯梁;2支撑柱;3受力片;4L型横梁;5回型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出池专用梯子,包括两侧梯梁1以及连接于两侧梯梁1之间的若干横档组成,假设两侧梯梁1长200m,在两侧梯梁1的背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柱2,在支撑柱2的端部设置有受力片3,本实施例中,在梯子上方20cm和下方20cm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共4个支撑柱2和受力片3;上方一对支撑柱为5cm左右长,下方一对支撑柱为10cm左右长;受力片3面积为25cm2,并可采用不锈钢片;从而可以增加池壁与支撑柱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梯子对池壁的压力,避免了对池壁的直接损坏;同时,因梯子直接靠悬挂固定,梯子的底脚不会直接与池底进行接触,从而有效减少了对池底的损坏,并避免底部湿滑造成人员的危害。在两侧梯梁1顶端,处于支撑柱2的同侧,设置有L型横梁4,L型横梁4为60cm和40cm的挂杆构成,在40cm处的L型横梁4的尾部设置有回型钩5,并与L型横梁4成45度夹角;以支撑柱2顶部的受力片3贴合在窖池的池壁上形成专用梯子的辅助受力结构,以回型钩5挂靠在窖池的池埂上形成专用梯子的悬挂固定结构,从而使得梯子能够较为牢靠的进行锁死,避免了梯子的打滑,保证了梯子的安全稳定性,还省去扶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1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径挤扩螺纹钻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力检修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