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试气接口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1177.2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6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接口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试气接口接头,对有密封要求的产品进行气密性试验。
背景技术
我厂对有密封要求的产品进行气密性试验,即用手将气管插入被试产品的试气接口中,然后将产品浸入到水中,加压后看有无连续气泡冒出。其试气全靠人工手工压紧的方式试气,此种气密性试验方法对人员手劲提出很高要求,而且气密稳定性差,产品多次浸水对产品外观也是一种考验。为了减轻工人检测产品气密性工作的劳动强度,我厂在五金市场上购买了一批快速接头,此类接头经过了批量生产价格便宜,且能与气路管道直接相连,但是气密性不是很稳定,而且塑料气路管道与快速接头密封面均为塑料材质,多次反复插接后密封面易出现磨损。当快速接头与气路管道接触密封面的粗糙度不能满足密封要求时,就会出现漏气的现象,此次快速接头与气路管道均要更换。利用在市场上买的快速接头检测产品气密性还是要将产品浸入到水中,加压看是否有气泡冒出,产品整机浸水对产品外观本身就有一定的伤害,况且工人工作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我公司现有气密性试验的技术状态,设计了一种快速试气接口、试气接头,该快速试气接口、试气接头与通用转接接头及高精度气压检测仪配合使用,不用将产品浸水,通过向产品内腔加入一定的压力并持压,待气压平衡后检测规定时间内气压变化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来判定产品气密性是否合格,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试气接口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和接头,所述接口包括接口主体、回压螺柱、回压螺母、回压弹簧、O型密封圈,所述接口主体为空心体,在接口主体外正六方体一侧的管体上设有外螺纹I,在正六方体另一侧的管体上设有一圈沟槽;
所述回压螺母置于接口主体一端的回压螺母孔内,套有弹簧的回压螺柱置于接口主体另一端的回压螺柱孔内,回压螺柱的前端通过主体内缩经孔与回压螺母螺接在一起,所述O型密封圈置于回压螺柱孔内密封圈凹槽内;
所述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固定卡子、锁紧螺母、半空心铆钉、压紧弹簧,所述接头主体为空心体,接头主体外正四方体一侧为管体I,接头主体外正四方体另一侧为管体II,在正四方体与管体II之间的管体上设有外螺纹II;所述固定卡子的两个凸起壁通过一个半空心铆钉设置在接头主体正四方体的两侧面上,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置于固定卡子把内面的凹槽中,压紧弹簧的另一端置于正四方体上面的凹槽中,所述锁紧螺母与接头主体外螺纹II螺接;
压下固定卡子把,卡子头向上抬起,接头主体的管体I插入接口的回压螺柱孔内,松开固定卡子把,卡子头向下移动置于接头主体的沟槽内,接头与接口锁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配合通用转接接头及高精度气压测试仪器使用,利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好气路管道后,通过操作高精度气压测试仪器,测量产品腔体规定时间内压降的方式,检测其气密性能是否合格,彻底解决了产品浸水对外观的侵害和工人来回搬运待测试产品浸水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可用单手操作,操作简单;大部分由金属结构组成,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气密性高,起密封作用的O型圈作为易损消耗部分与其它结构区分明确,并可单独更换;O型圈型号选用标准型号,更换成本低廉;提高了我公司气密性试验的稳定性、便捷性与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口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口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一种快速试气接口接头,包括接口1和接头2。
接口1包括接口主体1-1、回压螺柱1-2、回压螺母1-3、回压弹簧1-4、O型密封圈1-5,接口主体1-1为空心体,在接口主体1-1外正六方体1-11一侧的管体上设有外螺纹I1-12,在正六方体1-11另一侧的管体上设有一圈沟槽1-13;
将回压螺母1-3置于接口主体1-1一端的回压螺母孔1-14内,将套有弹簧1-4的回压螺柱1-2置于接口主体1-1另一端的回压螺柱孔1-15内,回压螺柱1-2的前端通过主体内缩经孔1-16与回压螺母1-3螺接在一起,将O型密封圈1-5置于回压螺柱孔1-15内密封圈凹槽1-1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1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