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支撑件的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0974.9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9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萍;俞桂贤;祝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兆力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23/04 | 分类号: | A43B23/04;A4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5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支撑件的鞋。
背景技术
鞋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而穿鞋时需要用手或鞋拔来拔鞋,给人们带来了麻烦。公知的技术是在鞋后跟的鞋帮该处制作成两层结构,即在鞋的后帮再附上一层,加强鞋后帮部件的硬度,使之保持一定的形状。然而公知结构的鞋,在穿着时用脚强行踩入的话,很容易将鞋的后帮压变形,且还是不能穿入。所以人们必须要借助于鞋拔或者用手把鞋子穿上。有人针对拔鞋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日本专利 JP2004-344396A 公布了一种不用拔的鞋,在鞋后跟处设有支撑件,该支撑件由具有硬度的金属做成,贴合鞋帮呈弧形。该技术可以帮助人们直接穿入鞋子,但由于支撑件基本是直立的,当脚给它一个向下的力,它不会往后移动,或往后移动的力不够,更不会往下移动,所以要穿入必须用较大的力往下踩,也不是很方便。
另外,申请号为201010232358.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撑件的鞋”,这种鞋子在原有的支撑件做出了改进,该支撑件以垂直鞋底所在平面方向投影在该平面的形状呈 U 形,支撑件环绕附于鞋后帮,支撑件底部两端分别连接在鞋帮左右两侧底部,支撑件顶部与鞋后帮上部连接,支撑件顶部下边缘与鞋底有一距离。这种具有支撑件的鞋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这种鞋也还存在缺陷。其支撑件的两端一般是垂直于鞋底固定的,在人们穿鞋的时候,由于支撑件受到脚部给它的一个向后下方的力,支撑件会向后下方旋转,造成支撑件两端与鞋底的连接处松动,或者,由于鞋底是由塑胶制成的,支撑件的两端不断旋转扭曲对鞋底会产生破坏,最终使得支撑件脱离鞋底。并且这种支撑件在受到脚对它的力后,需要有一个回复力使其回复到原位,现有的这种鞋子仅依靠鞋帮的回复力使支撑件回复,由于很多鞋子的鞋帮很薄,不足以提供合适的回复力,进而使得支撑件坍塌向后倾斜,影响穿鞋者的行走。如果是通过其他固定件使支撑件固定于鞋帮或鞋底上,由于固定件与支撑件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连接不稳定性,往往导致固定件与支撑件之间易松动,固定件对支撑件所起的固定效果不佳,使得支撑件还是会松动,所以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对支撑件本身做出结构上的变化,以使支撑件本身具有回复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件的鞋,其能够提高支撑件的回复作用、避免支撑件坍塌向后倾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支撑件的鞋,包括鞋帮、鞋底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以垂直鞋底所在平面方向投影在该平面的形状呈U形,支撑件环绕附于鞋后帮,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两端分别向后延伸形成后固定部,所述后固定部呈扁平型设置且平躺着固定连接于鞋底。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两端分别向前延伸形成前固定部。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向上并向远离鞋帮方向弯曲延伸形成导入斜面。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鞋底。
较佳的,所述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紧固件,且所述紧固件连接于所述鞋底。
较佳的,所述鞋底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开口连通至鞋底的上表面,所述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均插接在所述连接槽内。
较佳的,所述后固定部向后内侧倾斜插入到连接槽内,所述前固定部向前内侧倾斜插入到连接槽内。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固接于鞋帮上。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被包裹在鞋帮的夹层内。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呈条状或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兆力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兆力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09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内外翻测量量脚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高跟鞋用鞋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