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575.7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2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孝和;郑小平;李翠红;汪辉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47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蒸茶机。
背景技术
蒸茶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气将茶蒸热,使梗、叶变软,以利压制成形。蒸茶叶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主要目的是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发酵,使部分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氧化,使茶叶色泽红褐,汤色橙红,滋味醇和。目前的蒸茶机为一圆盘,圆盘分成三隔通底,圆盘底板开有小孔,以通进蒸汽,但是这种蒸茶机劳动强度大,并且这种设备的工作效率低,不能大批量的对茶叶进行蒸茶步骤处理,同时采用这种蒸茶机进行蒸茶处理的蒸茶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蒸茶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能大批量的对茶叶进行蒸茶处理等缺陷,提供一种蒸茶机,该蒸茶机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可以大批量的进行蒸茶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茶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底座上设置有电机,壳体上端面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通道,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出料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连接有蒸气阀,壳体内设置有自左向右倾斜延伸的中轴,中轴与电机连接,所述中轴上套有圆筒筛,圆筒筛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自左向右延伸的呈弯曲状的凸棱。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收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伸入到所述圆筒筛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上设置有阀门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中轴的倾斜角度为3-5°。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筛的右端设置有出料侧板连接到所述出料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筛筒径自左向右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至少有6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蒸茶机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通过电机带动圆筒筛进而带动内部的茶叶往着出料口方向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进气管道内的蒸气对茶叶进行蒸茶发酵处理,同时通过圆筒筛这样不停的转动,可以使得进料口中源源不断的有茶叶进入,而且圆筒筛的体积大,可以装载大批量茶叶,然后可以进行大批量的茶叶进行蒸茶步骤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筒筛的局部放大图。
相关原件符号说明
底座1、壳体2、电机3、进料口21、进料通道211、出料口22、进气通道23、蒸气阀231、中轴24、圆筒筛25、凸棱251、收容槽26、出料侧板251、阀门开关23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蒸茶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壳体2,底座1上设置有电机3,壳体2上端面设置有进料口21,进料口21上设置有进料通道211,壳体2的侧面设置有出料口22,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进气通道23,进气通道23连接有蒸气阀231,壳体2内设置有自左向右倾斜延伸的中轴24,中轴24与电机3连接,中轴24上套有圆筒筛25,圆筒筛2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自左向右延伸的呈弯曲状的凸棱251。
由于在蒸气在进入到壳体内后有一部分蒸气由于受温度影响凝结成水滴,防止水滴滴在壳体内壁然后混入茶叶中,影响茶叶质量,所以在壳体2底部设置有收容槽26。
为了防止茶叶在从出料通道进入到圆筒筛中出现洒落浪费现象,将进料通道211设置成伸入到圆筒筛25内部。
为了方便控制进入到壳体内的蒸气量,进气通道23上设置有阀门开关232。
一般来讲,为了方便圆筒筛内的茶叶自左向右缓慢的前进,需要将圆筒筛倾斜放置,同时由于圆筒筛与中轴一体设置,所以将中轴24的倾斜角度设置为3-5°。
为了防止在茶叶出料过程中出现茶叶洒落浪费现象,在圆筒筛25的右端设置有出料侧板251连接到出料口22处。
为了使得圆筒筛内的茶叶一直缓慢的运动,一般讲圆筒筛25筒径设置成自左向右减小,并且为了使圆筒筛内的茶叶隔离开来,防止出现茶叶堆积过多的现象,将凸棱251设置成至少有6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
- 下一篇:刮卷式豆棒卷制机给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