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5345.7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0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秀;赵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新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黑水 循环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
背景技术
鸡摄入的饲料并没有完全消化吸收,约有40%-70%的营养物被排出体外,因此鸡粪在所有禽畜粪便当中养分是最高的。但是鸡粪不被处理或腐熟而直接施用到作物上,则存在很大的害处及隐患:直接施在土壤中,在合适条件下发酵并产生大量的热量,烧毁作物根系。同时鸡粪本身带有大量病菌,污染环境大,给作物带来病害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利用鸡粪养殖黑水虻装置,虫成熟自动爬出鸡吃虫,降低了饲料成本,增加了产蛋率,约20%,动物的长势和健康状况大提高,可明显提高动物的消化速率及降低料肉比,还能维持它们的基础代谢相对稳定,使毛色光亮、润滑,病后体质恢复快,营养缺乏症大幅度下降。从而提高生长速度和产蛋率。解决鸡粪污染问题,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效益好,绿色环保经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育虫箱、设置在育虫箱侧面的黑水虻储槽;所述育虫箱内部设置有自右向左20°-40°倾斜的滑道以及黑水虻收集管道;所述黑水虻收集管道向育虫箱右侧延伸设置在黑水虻储槽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所述黑水虻收集管道包括“U”型管道、与“U”型管道相连通的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所述“U”型管道包括包括平行设置在育虫箱内部的滑槽管道、设置在育虫箱侧面外侧向下倾斜的外“U”型管道;所述滑槽管道和外“U”型管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所述出口管为折弯管,其一端设置在外“U”型管道的外部中间位置相连通,另一端设置在黑水虻储槽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所述育虫箱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所述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还包括若干个轮子;所述支架下端四周位置轮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所述黑水虻储槽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育虫箱的侧面下端位置并且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利用鸡粪养殖黑水虻装置,虫成熟自动爬出鸡吃虫,降低了饲料成本,增加了产蛋率,约20%,动物的长势和健康状况大提高,可明显提高动物的消化速率及降低料肉比,还能维持它们的基础代谢相对稳定,使毛色光亮、润滑,病后体质恢复快,营养缺乏症大幅度下降。从而提高生长速度和产蛋率、能够解决鸡粪污染问题,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效益好,绿色环保经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的育虫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育虫箱;2、黑水虻收集管道;3、黑水虻储槽;4、支架;5、轮子;6、滑道;7、出口管;21、滑槽管道;22、外“U”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利用鸡粪和黑水虻循环养殖的装置,其包括支架4、设置在支架4上的育虫箱1、设置在育虫箱1侧面的黑水虻储槽3;所述育虫箱1内部设置有自右向左30°倾斜的滑道6以及黑水虻收集管道2;所述黑水虻收集管道2向育虫箱1右侧延伸设置在黑水虻储槽3的上方;所述黑水虻收集管道2包括“U”型管道(图中未标识)、与“U”型管道(图中未标识)相连通的出口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新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新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5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水蚯蚓暂养装置
- 下一篇:鱼粪干湿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