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减阻型箱式牵引挂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4753.0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李晓明;苏云龙;徐伟刚;范小亮;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6 | 分类号: | B62D63/06;B62D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减阻型 箱式 牵引 挂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减阻型箱式牵引挂车。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行驶速度越来越高,车辆的风阻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据推测,当一辆49t的半挂列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时,其中46%的能量消耗是用来克服风动阻力的,而这意味着每降低10%的风动阻力就有4%-6%的节油空间,所以说减少整车风阻对整车油耗的降低有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35年中,全世界的卡车设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单纯的改善牵引车的风阻,到牵引车和挂车的融合的整体设计,重型商用车的造型设计越来越系统化,包括牵引车、挂车在内的一切因素都纳入到考虑设计范围之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减阻型箱式牵引挂车。
一种节能减阻型箱式牵引挂车,包括挂车厢体1,其中,在所述挂车厢体1前端底部设置前下加速护板2,所述前下加速护板2自挂车前端支撑腿3部位起始,延伸至并排轴前端止,整体呈楔形体形状;
在所述挂车厢体1两侧设置侧裙板4,所述的侧裙板4靠近挂车厢体1尾部的部位设置向挂车厢体1中间凹陷的翼型凹弧面;
在所述挂车厢体1尾部设置后扰流板5,所述后扰流板5由两个位于挂车厢体1后端,左右相对的斜板构成,利用附着流降阻原理,改变挂车尾部流场结构,减少尾部环形涡流,起到降低列车风阻的效果。
在所述后扰流板5与所述挂车箱体1后侧门之间设有联杆,所述联杆分别与所述后扰流板5和所述挂车箱体1铰接,左右后扰流板5可随挂车后侧门联动开启,以便装卸货物。
所述后扰流板5的顶面设为与所述挂车箱体1的货箱顶面成15°夹角,所述后扰流板5的两侧面设为分别与所述挂车箱体1的货箱两侧面成15°夹角。
所述侧裙板4的顶部边缘与所述挂车箱体1的底边连接,所述侧裙板4的前段连接所述前下加速护板2后部,以减少气流能量损失,加速气流通过。
所述前下加速护板2与所述侧裙板4相连接的端部设为开口状。
所述挂车厢体1两侧分别设置两相对的对开车门6。
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美观,成本较低,针对不同长度箱式牵引挂车,通过改变侧裙板长度可以实现通用,具有很高的通用性;
2、该箱式牵引挂车与传统挂车相比,具有质量轻、降阻、节能等优点;
3、解决了传统挂车高速行驶时风动阻力过大,牵引列车油耗过高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挂车厢体;2、前下加速护板;3、支撑腿;4、侧裙板;5、后扰流板;6、对开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能减阻型箱式牵引挂车,包括挂车厢体1,其中,在所述挂车厢体1前端底部设置前下加速护板2,所述前下加速护板2自挂车前端支撑腿3部位起始,延伸至并排轴前端止,整体呈楔形体形状;
在所述挂车厢体1两侧设置侧裙板4,所述的侧裙板4靠近挂车厢体1尾部的部位设置向挂车厢体1中间凹陷的翼型凹弧面;
在所述挂车厢体1尾部设置后扰流板5,所述后扰流板5由两个位于挂车厢体1后端,左右相对的斜板构成。
在所述后扰流板5与所述挂车箱体1后侧门之间设有联杆,所述联杆分别与所述后扰流板5和所述挂车箱体1铰接。
所述后扰流板5的顶面设为与所述挂车箱体1的货箱顶面成15°夹角,所述后扰流板5的两侧面设为分别与所述挂车箱体1的货箱两侧面成15°夹角。
所述侧裙板4的顶部边缘与所述挂车箱体1的底边连接,所述侧裙板4的前段连接所述前下加速护板2后部。
所述前下加速护板2与所述侧裙板4相连接的端部设为开口状。
所述挂车厢体1两侧分别设置两相对的对开车门6。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4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智能儿童扭扭车
- 下一篇:一种适合高速物流的节能减阻型箱式牵引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