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挤压伤试验研究的致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5143.4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晖;侯天勇;孙东;崔一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D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挤压 试验 研究 致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教学实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挤压伤试验研究的致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地质灾害、交通创伤、工矿企业事故等灾害多为建筑物倒塌后压伤、砸伤所致的挤压伤。伤员常因四肢或躯干被倒塌的建筑物碎块卡压而无法实施自救。而且这些事故多为突发性事故,因缺乏专业设备,很难在第一时间被其他群众救出,造成四肢或躯干被长时间挤压形成挤压伤,甚至出现挤压综合征。专业救援部队虽然可以尽早救出伤员,但是对于救援过程中的医疗措施及救出后的现场急救知识往往缺乏认识。即使是医疗队到达后,经验不足的医疗队员,对于挤压伤以及挤压综合征的认识也存在不足,常会导致伤员在废墟下被压几十、上百个小时一直生命征平稳,而被救出后很快,有时是几分钟以内即出现生命危险、甚至死亡。因此,建立挤压伤模型并通过动物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挤压相关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提出提出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现场急救规范化标准,规范地震后四肢挤压伤伤员的救治原则,对于保护伤员生命,提高救援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挤压伤模型采用重物直接挤压肢体,因这种方式缺乏固定和支撑,在复制挤压模型时重物可能与地面接触,造成挤压伤制备时重量计量的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挤压伤试验研究的致伤装置,该致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计量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挤压伤试验研究的致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试验动物的载物板,挤压底座及荷重承载板,所述载物板上设有固定动物四肢的固定柱,所述挤压底座位于载物板的上端面,所述挤压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对称的螺纹孔,挤压底座左右两侧的螺纹孔内分别螺纹配合有一导向柱,两根导向柱呈对称设置,挤压底座上设有用于定位的U型缺口;所述荷重承载板的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的两侧设有与挤压底座的螺纹孔相对应的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两通孔分别与导向柱滑动配合,荷重承载板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重物的凹槽。
所述挤压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三个螺纹孔。
所述挤压底座采用矩形金属板。
所述挤压底座的U型缺口偏移挤压底座的中部。
所述荷重承载板的凹槽内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杆。
所述荷重承载板的挤压部两侧分别设有让位缺口。
所述荷重承载板呈“T”字形结构。
所述载物板上的固定柱采用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承载试验动物的载物板,挤压底座及荷重承载板,试验动物通过载物板的固定柱固定在载物板上,挤压底座位于载物板的上端面,试验动物仰卧躺在载物板上,动物的试验肢体伸入挤压底座上;由于动物均为四肢行走动物,仰卧位进行实验时使肢体水平放置,与挤压底座能够更服贴,挤压时重量完全放置在肢体上,计量不易产生偏差,而俯卧位容易造成挤压时的剪切力,从而影响试验的效果。挤压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对称的螺纹孔,挤压底座左右两侧的螺纹孔内分别螺纹配合有一导向柱,所述两根导向柱呈对称设置,导向柱可以根据试验动物的大小及试验位置选择不同的螺纹孔;挤压底座上设有用于定位的U型缺口,该U型缺口便于将动物的试验肢体定位放置在挤压底座上,且U型缺口还减少了动物肢体与挤压底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精确度;荷重承载板设有向下延伸的挤压部,挤压部设有的上下贯通的通孔,荷重承载板通过通孔滑动配合在导向柱上,将荷重承载板安装在挤压底座,荷重承载板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重物的凹槽,重物放置在荷重承载板的凹槽上,该凹槽便于放置重物,重物的重力通过荷重承载板的挤压部挤压到动物的试验肢体,从而对动物肢体造成挤压伤;荷重承载板通过导向柱进行限位,不仅防止了荷重承载板的挤压部与挤压底座接触,还防止了荷重承载板左右晃动,避免对动物肢体造成除挤压伤外的其他损伤,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试验动物仰卧躺在载物板上,肢体水平放置,使动物的试验肢体与躯干呈垂直放置,更符合小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而且防止了荷重承载板的挤压部与挤压底座接触,避免了除挤压伤之外的其他损伤,使试验数据更准确。
所述挤压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三个螺纹孔,该三个螺纹孔便于根据测量部分的不同调节导向柱的位置,这样灵活设置能够造成不同部分的挤压伤。
所述挤压底座采用矩形金属板,该金属板能够防止动物肢体将挤压底座推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5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肘关节的肱骨置换假体
- 下一篇:一种儿童口腔拍照专用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