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1989.0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栋;庞祥荣;陈博文;张鹤;段淑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压载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运送矿石或原油等的船舶设置有压载舱,通过在该压载舱中储存海水或淡水等压载水,进行船体的姿势控制并确保稳定性。在空船时等,在压载舱内导入压载水,并且随着装货的进行,自压载舱排出压载水。因此,压载水在与取水地不同的地域被排出,水生生物或细菌类等与压载水一同转移,有可能导致这些水生生物或细菌类等定居在新的环境中。据统计,全球每天通过压载水携带的生物多达3000-4000种,远洋船舶在注入和排放压载水时,易引起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跨海域传播。随着压载水排放传播的外来生物,给港口国海洋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船舶压载水带来的生物入侵,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简称IMO)制定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成为强制性国际公约。该公约的主要内容就是控制含有危险水生生物和病原体的压载水和残留物的转移,公约要求:航行时,船舶应在深海、开阔水域并尽可能远离海岸处进行压载水更换,需距离最近陆地至少200海里和水深至少200m以上,因此必须在船舶上加装安全、高效、快速、低成本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在目前船舶压载水有害生物入侵问题的治理上,较大型生物可以用物理过滤的方法除去,但是单细胞生物和微小的原生动物由于个体太小,该方法无法有效去除。单细胞生物和微小的原生动物可以用化学方法祛除,现行比较常见的如臭氧法、射线法等。
专利号为200510046991.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压载水电解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电解生成有效氯对压载水进行消毒,但是其对压载水进行消毒,其耗能大,对大型多细胞生物效果不明显,如水藻等。专利号201110364532.X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脱除水中的氧气的来杀灭水中微生物,但其对厌氧生物消毒消毒不明显,且其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通过旋分分离器的过滤和二氧化氯消毒二段法,提供一种可以彻底杀灭水中生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包括旋分分离器6、盐酸储罐11、氯酸钠储罐13、双头蠕动泵9、反应釜14、射流器15;所述的旋分分离器6一端与压载水进口管2相连,一端连接射流器15;所述的射流器15与压载水出口管3相连;所述的双头蠕动泵9一端与盐酸储罐11、氯酸钠储罐13相连,另一端通向反应釜14;滤渣出口7为旋分分离器6过滤出固体废料的出口;二氧化氯废液出口8为反应残液出口。
所述的一种压载水处理装置,其曝气进气管1、氯酸钠进口管4、盐酸进口管5、盐酸管道10、盐酸储罐11、氯酸钠管道12、氯酸钠储罐13、反应釜14、射流器15为耐酸腐蚀的材质PVC。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2、本装置通过过滤及二氧化氯二段法,可以以较低成本完成压载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框图:1、曝气进气管 2、压载水进口管 3、压载水出口管 4、氯酸钠进口管 5、盐酸进口管 6、旋分分离器 7、滤渣出口 8、二氧化氯废液出口 9、双头蠕动泵 10、盐酸管道 11、盐酸储罐12、氯酸钠管道 13、氯酸钠储罐 14、反应釜 15、射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做进一步的说明。
A.待处理的压载水,经过压载水进口管3,定向流入旋分分离器7,较大的泥沙颗粒及体型较大生物经滤渣出口7排出,过滤后的水进入后续消毒阶段。
B.射流器15在水流过后形成负压,从而空气通过曝气进气管2进入反应釜,曝气产生二氧化氯,在文丘里管的混合下,进入水中完成消毒。
C.反应釜14中的反应液,根据水处理量的不同,控制蠕动泵的加液速率,从而控制产气量可以随水处理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1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废水废液中和处理装置
- 下一篇:活性炭滤芯内置超滤膜复合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