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7513.X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0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崔艮中;任广伟;董杰;尹哲;孙作文;乔岩;彭震;丁国强;陈丹;李继广;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害虫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害虫防治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害虫的侵害,这些害虫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传统的农业害虫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由于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杀伤了害虫天敌、污染了环境、农产品农药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等严重后果。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提高以及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目前世界各国的农业害虫防治越来越注重“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综合防治等。其中利用“性信息素+诱捕装置”是农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害虫防治或监测技术,应用此技术可达到防治害虫和监测成虫发生动态的目的。
目前,常见的诱捕器有“水盆”诱捕装置或‘粘胶式’诱捕装置。水盆诱捕器在高温天气里,需要每日加水,较为费工,费时、诱捕率较低,其放置于田间容易倒伏。并且,蒸发强烈时诱芯和水面之间的距离难以保证,会影响诱蛾的效果,同时诱芯受日光暴晒易导致活性成分丧失,缩短有效期,从而影响诱捕效果。而对于粘胶式诱捕器,干燥天气胶板上灰尘较多时,会影响粘胶的黏性,从而影响诱蛾效果,胶板上虫子较多时便不再起作用需及时更换,费工费时,另外废旧的粘板丢到田间难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上述害虫诱捕器在农业生产中均不易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诱捕率高,省工省时的蛾类害虫诱捕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悬挂,使用方便,诱捕率高,省工省时的蛾类害虫诱捕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其包括导虫器、集虫器和支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虫器为由具有不同锥角的下锥台和上锥台连接而成的中空锥台,所述导虫器的底部设置有诱芯连接杆,所述诱芯连接杆上放置性诱芯;所述集虫器为倒置的中空锥台,所述集虫器套接在所述导虫器的上锥台上,所述导虫器和所述集虫器的两侧都固定在所述支架杆上。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集虫器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为圆形凸起状,且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集虫器的高度为240-300mm,所述导虫器的高度为260-320mm。
再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集虫器通过连接锁扣固定在所述导虫器的下锥台的上端内壁上。
另一方面,所述下锥台的两侧带有固定带一,所述固定带一形成供所述支架杆穿过的环状通透柱体且其上带有小孔一;所述集虫器的两侧带有固定带二,所述固定带二形成供所述支架杆穿过的环状通透柱体且其上带有小孔二。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下锥台与所述固定带一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集虫器与所述固定带二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导虫器的上锥台和下锥台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顶盖和透气孔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顶盖的直径为180-240mm。
再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诱芯连接杆位于所述导虫器的底部垂直向上0.5-5厘米处。
此外,所述下锥台的两侧上设置有插入孔,所述诱芯连接杆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
最后,所述导虫器和集虫器为PP注塑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蛾类害虫诱捕器为干式诱捕器,在诱捕时即不需要水也不需要胶,而是利用性诱芯,充分利用害虫的生物学及飞行特性;同时,其较大的喇叭口设计最大限度地捕集害虫,且特殊的材料及构造使虫子无法出去。因此,该诱捕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利于规模化生产,便于安装悬挂,诱捕率高,省工省时,对环境无害,与其它防治技术兼容,适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蛾类害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蛾类害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导虫器、集虫器5和支架杆13。所述导虫器用于诱导蛾类害虫的进入。所述集中器5用于收集通过所述导虫器导入的蛾类害虫。所述支架杆13用于为所述导虫器和集虫器5提供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未经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7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捕虫灯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水蚯蚓暂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