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型旋翼无人直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6146.1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0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24 | 分类号: | B64C27/24;B64C27/46;B64D27/2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型旋翼 无人 直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直升机,具体涉及一种盘型旋翼无人直升机。
背景技术
在军事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常规直升机的速度、飞行高度和续航能力等性能与远远落后于固定翼飞机,人们期盼能把直升机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能力与常规固定翼飞机高速飞行能力结合起来,这种设计思路已成为现代以及未来飞行器发展的新方向。该款新型的盘式旋翼无人直升机,以其创造性的结构设计及动力装置,使其兼顾两种飞行器的优点,能更加适应未来战场武装打击、反雷达探测及侦查等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型旋翼无人直升机,该直升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将直升机的旋翼与固定翼飞机的机翼相融合,并设置两组飞行动力系统,通过飞行控制系统,实现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两种模式的自由切换,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盘型旋翼无人直升机,主要由机身、桨盘、桨叶和带有矢量喷口的涵道发动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机身顶部安装一个圆盘作为桨盘,从桨盘向外伸出四片等间隔布置的桨叶,机身尾部加装带有矢量喷口的涵道发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整个机体采用吸波材料和涂层制造,进行气动优化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桨盘为一个大直径的圆盘,平飞时提供飞行所需的升力。
进一步的,所述桨叶可伸缩,且每个桨叶都分为三段,分别为和桨盘连接的桨根,中间段和桨尖,从桨根到桨尖,剖面弦线长度减小,桨叶的三段通过大弹性系数的弹簧相连, 桨尖带有小翼,随离心力的变化实现桨叶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直升机能够加载不同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该直升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将直升机的旋翼与固定翼飞机的机翼相融合,并设置两组飞行动力系统,通过飞行控制系统,实现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两种模式的自由切换,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2)该直升机能在直升机飞行和固定翼飞行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具备垂直起降、空中悬停、高续航性,加载不同的任务设备后,在军用领域,将会在高空侦查、武装打击地面目标、反雷达探测、航空运输、卫星制导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3)该直升机在常规直升机的基础上去掉尾桨,旋翼桨叶及传动装置都包裹于桨盘之内,大大减少雷达反射面积,使该飞行器具有较高的隐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桨盘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桨盘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桨叶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为机身,2为桨盘,3、桨叶,4为带有矢量喷口的涵道发动机,5为桨根,6、中间段,7、桨尖,8、弹簧,9、小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盘型旋翼无人直升机,主要由机身1、桨盘、桨叶3和带有矢量喷口的涵道发动机4组成,其特征在于:机身1顶部安装一个圆盘作为桨盘2,从桨盘2向外伸出四片等间隔布置的桨叶3,机身1尾部加装带有矢量喷口的涵道发动机4。
如图4所示,所述桨叶3可伸缩,且每个桨叶3都分为三段,和桨盘2连接的桨根5,中间段6和桨尖7,从桨根5到桨尖7剖面弦线长度减小,三段桨叶3通过大弹性系数的弹簧8相连, 桨尖7带有小翼9,随离心力的变化实现桨叶伸缩。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念是:该型飞行器将直升机旋翼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设计相融合,在常规直升机顶部加装大直径圆盘包裹旋翼,作为桨盘系统,机身中有驱动旋翼旋转的发动机,在尾部装载带矢量喷口的涵道发动机,两组飞行动力系统通过飞控系统协同配合,控制旋翼伸缩与推力大小,使该飞行器能在直升机飞行和固定翼飞行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机动飞行的方案是:使用了固定翼与旋翼结合的方式,在机身1顶部安装了一个大直径的圆盘作为桨盘2,从桨盘2向外伸出四片等间隔布置的可伸缩的桨叶3,并在机身1尾部加装带有矢量喷口的涵道发动机4。在垂直起降、定点悬停或低速飞行状态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桨叶3完全伸展,成为一个带有中央大桨毂的圆盘旋转,提供飞行所需的升力;在高速平飞状态下,桨盘2停转,桨叶3收进桨盘2中,升力由桨盘2(圆盘翼)提供,依靠尾部带有矢量喷口的发动机4产生前进推力,同时克服反扭力,与桨盘2一起控制飞行姿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解决飞行模式切换的方案是:旋翼的每个桨叶都分为三段,从桨根5到桨尖7剖面弦线长度减小,三段桨叶3通过大弹性系数的弹簧8相连,桨尖7带有小翼9,随离心力的变化实现桨叶伸缩,从而完成飞行模式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解决隐身性能的方案是:整个机体采用吸波材料和涂层制造,并进行气动优化设计,同时在常规直升机的基础上去掉尾桨,旋翼桨叶及传动装置都包裹于桨盘之内,大大减少雷达反射面积,使该飞行器具有较高的隐身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6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分装机
- 下一篇:一种六旋翼无人侦察直升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