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负压吸引头及其制成的负压吸引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8813.6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锋;黄孝伦;罗兰云;骆乐;邹海波;向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M1/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吸引 及其 制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负压吸引头及其制成的负压吸引杆,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外科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纱布及吸引器止血及清理术野,两者各有优势。纱布块柔和,吸水性强,适用于压迫止血及清理精细操作术野中的渗血渗液,但是其弊端是一次吸液量少,不能循环利用;并且因为纱布块所占体积较大、不能在比较小的操作空间中得到良好的利用。
吸引器吸液性强,可循环利用,多适用于大量出血和吸液中,用其吸去影响术野的血液和其他液体。但也有不少弊端,第一是不能像纱布块一样进行压迫止血;第二是由于吸引器管径的粗细及不能完全紧贴组织故不能将术野中的血液吸收完全、在清洁作用上比不上纱布块;第三是质硬,如使用不当会引起组织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负压吸引头及其制成的负压吸引杆,主要解决现有止血及清理术野装置在同时进行清理和止血时效果不好,并且使用不当会引起组织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即将上述两者结合,利用上述两者的优点进行重组改进,使其既具有纱布块的柔软性又具有吸引器的连续吸引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负压吸引头,包括吸水海绵,和套接于吸水海绵外的套筒,该套筒一段套住吸水海绵的后段,使其前段露出,套筒另一段延伸出吸水海绵用于与吸引杆的末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套筒内延伸出吸水海绵段设有用于与吸引杆旋转连接的内螺纹。内螺纹可增加与吸引杆末端外壁的摩擦力,使吸引头不容易从吸引杆末端滑脱,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并在套筒内壁设有多个凸起。以便进一步卡紧吸水海绵和吸引杆。
为了便于吸水海绵能很好地吸附液体,在吸水海绵内纵向设有一个以上小的通孔,通孔使来自吸引杆的负压可最大限度传递至吸水海绵末端,大量地吸收液体。
使用多功能负压吸引头制成的负压吸引杆,包括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杆,在吸引杆末端连接有吸水海绵,将吸引杆末端和吸水海绵的后段套接在内的套筒,并使吸水海绵的前段露出。
具体地,所述套筒内延伸出吸水海绵段设有用于与吸引杆旋转连接的内螺纹。内螺纹可增加与吸引杆末端外壁的摩擦力,使吸引头不容易从吸引杆末端滑脱,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并在套筒内壁设有多个凸起。以便进一步卡紧吸水海绵和吸引杆。
为了便于吸水海绵能很好地吸附液体,所述吸水海绵内沿吸引杆的方向上设有一个以上通孔。通孔使来自吸引杆的负压可最大限度传递至吸水海绵末端,大量地吸收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打开吸引器时,可利用负压和柔软的吸引头起到良好的连续大量吸引液体和清洁手术术野(利用了吸引器的持续吸引能力,也利用了吸水海绵的柔软和清洁术野的能力)的效果,还避免了传统的硬质吸引杆带来的组织损伤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在关闭吸引器负压的情况下,尖端吸水海绵还可用压迫止血。
(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该多功能负压吸引头接在普通吸引杆上面即可,用完还可以还原各自,简易、方便、实用性强,便于清洗更换。
(4)本实用新型将来自吸引器并通过吸引杆传递的负压传递至尖端的吸水海绵,利用负压能够让海绵保持干燥、干净,从而达到随时清理术野的情况,避免了传统纱布块清洁术野时需要经常更换浸湿的纱布块的情况,尤其用在腔镜手术中可很好的节约时间和提高紧急抢救术中出血时的效率。
(5)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负压吸引头和吸引杆的连接结构设计,使吸引头与吸引杆稳定连接,增加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拆卸更换,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负压吸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引杆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吸引杆,2-吸水海绵,3-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8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腿部骨折病人移动装置
- 下一篇:药用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