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2419.1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涛;姜波;赵艳;李宝华;杨鹤红;刘宝;单素颖;于传玉;刘庆全;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晓涛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岔 表示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转辙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转辙机是电气集中关键的基础设备,它能否可靠工作,决定着电气集中信号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关系着行车的安全和效率,因此在转辙机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否有配套专业的维修工具进行维修对维修质量及效率而言尤为重要。
现有调整转辙机密贴及表示均使用大型络扳手,大型络扳手缺点在于笨重宽大,而电动转辙机表示杆、启动杆调整螺母与道岔枕木及相互之间距离窄小,大型络扳手很难操作,如遇调整死角需将相关联部位拆开以满足维修需要,如此即增加维修难度又降低了维修效率,严重时会延误车辆正常运行。
所以亟待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使用的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大型络扳手不适用于调整转辙机密贴及表示的问题,提出一种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能有效用于道岔密贴及表示的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扳手头和第二U形扳手头,所述第一U形扳手头开口方向与握持部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U形扳手头开口方向与握持部长度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扳手头内设置有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设置在第一U形扳手头开口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形扳手头内设置有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设置在第二U形扳手头开口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扳手头和第二U形扳手头的尺寸与待紧固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滚花。
本实用新型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两个开口方向不同的扳手头,有效解决了道岔密贴及表示调整死角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车辆准点运行。
(2)本实用新型扳手头内设置有磁体,且该磁体位于扳手头开口的内侧,使用时,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能够通过磁体吸附在铁性材料的待紧固件上,加强扳手与待紧固件的连接,防止打滑现象发生。
(3)本实用新型握持部的外表面设置的防滑滚花,能进一步防止打滑现象发生。
(4)本实用新型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设计简洁、重量轻,便于维修人员携带;且本实用新型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整体成型,大大增强了工具强度,使工具持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的使用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的使用示意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的使用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如图1所示,包括据设定长度的杆状握持部1,所述握持部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扳手头2和第二U形扳手头3,所述第一U形扳手头2和第二U形扳手头3的尺寸与待紧固件相配合。所述第一U形扳手头2开口方向与握持部1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U形扳手头3开口方向与握持部1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握持部1、第一U形扳手头2和第二U形扳手头3一体成型,均为不锈钢材质。
将本实施例道岔密贴及表示应用于附图2中待紧固件4的调整,具体地,所述道岔密贴及表示的具体使用方法如图3和图4所示,将待紧固件4置于第一U形扳手头2或第二U形扳手头3的开口内,旋转握持部1,即完成待紧固件4的紧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U形扳手头内设置有磁体,具体地,所述磁体设置在第一U形扳手头开口内侧。所述第二U形扳手头内设置有磁体,具体地,所述磁体设置在第二U形扳手头开口内侧。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滚花。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道岔密贴及表示专用工具,其中所述握持部、第一U形扳手头和第二U形扳手头尺寸、比例和材质的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晓涛,未经宋晓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2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