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缸前盖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8117.7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万峰;刘凡;张明明;姚军;叶丛超;唐俊杰;陈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缸前盖 限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缸前盖限位结构,属于多级油缸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钢丝限位的油缸前盖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油缸前盖的功能为支撑活塞杆。活塞活动的过程中,油缸前盖不能窜动,否则会减少密封件的寿命。所以油缸前盖在缸筒中的位置是固定的。现有技术中,固定油缸前盖的方式基本为以下两种:1.在缸筒外部通过钢丝挡圈控制前盖向缸筒外部移动,同时使缸筒口部胀大,在缸筒内部形成台阶,用台阶限制前盖向缸筒内部移动,此结构缺点在于,胀大缸筒,容易造成缸筒破裂,增加产品废品率,直接增加制造成本。2.通过钢丝挡圈控制前盖向缸筒外部活动的自由度,同时部分前盖伸出缸筒外部且其外缘设置有环形槽,在槽内安装弹性挡圈防止前盖向缸筒内部窜动。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加强前盖,加长油缸活塞杆,相应的需要增加油缸的安装距,一方面会增加材料成本,遇到空间紧张的整车布置也会限制其应用。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3176058U中公开了一种油缸前盖限位结构,它包括缸筒,缸筒内部设置有前盖和活塞杆,活塞杆穿过前盖,前盖的内部和外部均设置有密封件,前盖与缸筒之间设置有钢丝挡圈,缸筒上设置有限位铆钉,前盖外缘上设置有与限位铆钉相配合的限位沟槽,限位铆钉的端部嵌入限位沟槽内,限位铆钉与限位沟槽相配合限制前盖向缸筒内部移动。虽然该实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前盖在相对缸筒的窜动,无需加强前盖和加长活塞杆,减少材料成本,也无需涨大缸筒口部,减少了制作成本和材料成本,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缺点在于铆钉不易拆卸,不利于油缸后期拆卸维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缸前盖限位结构,其不仅能够沿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又无需增加限位铆钉实现限位,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制造维修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油缸前盖限位结构,其缸筒,所述缸筒内部设置有圆环形前盖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套装在所述前盖上;所述前盖套装在所述缸筒上;所述前盖可相对所述缸筒转动;所述前盖与所述活塞杆之间以及所述前盖与所述缸筒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前盖与所述缸筒之间还设置有铜丝;所述前盖与所述缸筒上还设置有能与所述铜丝配合限制所述前盖相对所述缸筒轴向移动的限位沟槽和供所述铜丝装入所述限位沟槽的铜丝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沟槽为圆形限位沟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圆形限位沟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筒的内圆柱面上的半圆形缸筒限位沟槽和设置在所述前盖的外圆柱面上与所述半圆形缸筒限位沟槽位置对应的半圆形前盖限位沟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铜丝安装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筒上的通孔和设置在所述前盖上的限位盲孔,所述铜丝可以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沟槽嵌入所述限位盲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沟槽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孔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铜丝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盲孔与所述限位沟槽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盲孔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盲孔直径等于所述铜丝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通孔、限位沟槽和限位盲孔,只需一根铜丝即可实现油缸前盖限位,从而不需要增加限位铆钉等复杂的限位机构即可实现限位,有效地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便于拆卸,安装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缸前盖限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8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件双侧撑紧式固定装置
- 下一篇:无外控自动往复液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