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保险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5811.3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代伟亚;孙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48 | 分类号: | B60R19/48;B60D1/5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保险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车用保险杠,特别是一种港口低速牵引车用保险杠。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港口牵引车保险杠只有简单的防撞功能,很少有其他的改进型结构。而随着前牵引装置的改进型设计,一种可以安装在保险杠上的前牵引装置逐渐得到应用。而这就需要对原来简单的保险杠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保险杠结构,该保险杠结构前端可以连接牵引钩,后端可以连接前管状梁,使保险杠、前牵引钩、前管状梁和车架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保险杠结构,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包括前牵引面和两个与其相垂直的侧面,前牵引面和两个侧面的上下边均带有翻边;所述保险杠前牵引面的内侧与保险杠支架固定连接,保险杠前牵引面的外侧设有牵引钩安装孔,与前牵引钩固定连接;所述前牵引面外侧设有通风格栅。
所述保险杠支架与车架、前管状梁固定连接。
所述前管状梁中部固定连接件的一侧,连接件的另一侧固定于前牵引面的牵引钩安装孔处,与保险杠、前牵引钩固定连接,将保险杠、前牵引钩、前管状梁和车架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
所述前牵引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前大灯安装孔。
所述通风格栅为左右对称各三排的长条孔,分布于牵引钩安装孔的四周。
所述前牵引面上前大灯安装孔与通风格栅之间设有保险杠安装孔。
所述连接件为C型板结构,C型板的两侧板设有向内的折弯。折弯与前管状梁固定,C型板的的竖板固定于保险杠的前牵引面的牵引钩安装孔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结构在保险杠上增加前牵引钩安装孔位,使保险杠前端可以连接前牵引钩,后端可以连接前管状梁,通过保险杠使牵引钩所受的拉力传导到前管状梁上,在通过前管状梁传导到车架上,使保险杠、前牵引钩、前管状梁和车架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不仅可以实现保险杠的作用,还可以实现安装前牵引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险杠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险杠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险杠结构的装配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险杠结构的装配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险杠结构的装配示意图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为保险杠,2为通风格栅,3为前大灯安装孔,4为牵引钩安装孔,5为保险杠安装孔,6为翻边,7为保险杠支架,8为前管状梁,9为车架,10为前牵引钩,11为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新型的保险杠,保险杠1整体采用等厚的钢板制成,保险杠1包括前牵引面和两个与其相垂直的侧面,前牵引面和两个侧面的上下边均带有翻边6,翻边可以增加保险杠的强度;保险杠1前牵引面的外侧设有4个牵引钩安装孔4,前牵引面外侧设有通风格栅2,通风格栅2为左右对称各三排的长条孔,分布于牵引钩安装孔4的四周,通风格栅的作用是可以保证安装在保险杠后面的散热器得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前牵引面左右两侧均设有1个前大灯安装孔3。前牵引面上前大灯安装孔3与通风格栅2之间设有4个保险杠安装孔5。
如图4-图5所示,新型的保险杠结构,包括保险杠1,保险杠1前牵引面的内侧与保险杠支架7固定连接,保险杠支架7与车架9、前管状梁8固定连接。保险杠1前牵引面的外侧牵引钩安装孔4处与前牵引钩固定连接,前管状梁8中部固定连接件11的一侧,连接件11的另一侧固定于前牵引面内侧的牵引钩安装孔4处,与保险杠1、前牵引钩10固定连接,将保险杠1、前牵引钩10、前管状梁8和车架9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即实现保险杠的作用又实现安装前牵引钩的作用。
连接件11为C型板结构,C型板的两侧板设有向内的折弯。折弯与前管状梁8固定,C型板的的竖板固定于保险杠1的前牵引面的牵引钩安装孔4处。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5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型客车的T形破窗器
- 下一篇:前保险杠及具有该前保险杠的轻型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