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1921.2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6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尉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创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组装 输送 自动 连接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组装过程中,其内部的转子需逐一安装定位,以确保电机的稳步运行,针对一些大型电机,因其体积庞大且质量巨大,取放不便,安装定位内部转子过程中,需翻转电机,而普通的起重设备,虽然可以将电机吊起,但翻转过程中还需绑缚或将已经定位的转子固定,作业程序复杂,耗时耗力,且容易出现转子错位的不良,亟需一种设备能改善现有状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利用可上下移动的连接输送机构来夹持电机转子,并将其置于可翻转的翻转架当中,实现快速翻转,适合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机转子装配,且可利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快速移转电机转子,提高了效率,给生产带来极大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能相对所述机架水平翻转的翻转架,所述的机架与所述的翻转架之间设有驱动所述的翻转架翻转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架上设有随其翻转并承载输送电机转子并连通所述机架两侧的组装输送装置的连接输送机构,所述连接输送机构包括下连接输送机构和与所述下连接输送机构相向开合的上连接输送机构,所述翻转架上设有能推动所述上连接输送机构向所述下连接输送机构方向往复移动并夹持电机转子的推拉机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包括承载连接输送机构的转轮,所述转轮周边对称设有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支撑并导向所述转轮滚动的多个导向轮,所述转轮外圆周上还设有驱动链轮,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通过驱动链条与所述驱动链轮连接并带动其转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可正反转的电机和由所述电机带动的链轮,所述链轮与所述驱动链条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为相互平行并同步转动且由多条连杆连接的多个,与多个所述转轮对应的导向轮也为多个。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翻转架上的推拉底座,所述推拉底座上设有由气缸或液压缸驱动并带动所述上连接输送机构移动的推送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输送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翻转架上的两条下连接轨道,两条所述下连接轨道间设有多条相互平行且转动方向与所述翻转架的滚动方向轴向垂直的下输送滚轴,所述下连接轨道上设有能驱动所述下输送滚轴转动的下驱动装置,相邻所述下输送滚轴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输送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推送板上的两条上连接轨道,两条所述上连接轨道间设有多条与所述下输送滚轴相互平行的上输送滚轴,所述上连接轨道上设有能驱动所述上输送滚轴转动的上驱动装置,相邻所述上输送滚轴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组装输送用自动连接输送翻转装置,利用可上下移动的连接输送机构来夹持电机转子,使其将已经装配完成的部分电机转子保持定位稳定,并将其置于可翻转的翻转架当中,实现快速翻转,简化缩小了设备规模和占地空间,且适合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机转子装配,还可利用连接输送机构快速移转电机转子,省时省力,保证作业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效率,给生产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创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创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1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传动模式的连接输送通道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烘米装置的散米结构